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肺癌»

伯瑞替尼

时间:2020-10-23 16:31 编辑:全球肿瘤医生网

全球肿瘤医生网提醒患者: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TILs细胞,TCR 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全球肿瘤医生网不推荐患者贸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国内c-MET抑制剂特泊替尼(Tepotinib)和卡马替尼(Capmatinib、Tabrecta)已上市,沃利替尼即将上市,伯瑞替尼临床试验进行中

  近期,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为MET抑制剂Savolitinib(沃利替尼)的新药申请授予了优先审查资格,用于治疗具有MET 外显子14跳跃突变(MET ex1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意味着,国内首个MET抑制剂的上市之期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为何这款药物如此受到期待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它的上市背景。


  01、认识MET突变


  MET全称为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MET)。


  在所有NSCLC中,MET 14 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率为3%-4%,也有国内研究显示其在中国肺腺癌患者中占比仅0.9%;MET拷贝数扩增在肺腺癌中发生率约为1%;而在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肺肉瘤样癌(PSC)中,其突变率更是高达 4.9% - 31.8%。


  相关研究建议,所有肺癌患者均应进行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检测,因其是一个全新的癌基因靶点,可作为靶向治疗的良好指标。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检测


  有研究认为,发生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患者多年龄较大(在多项研究中患者中位年龄61~72.5岁)且有吸烟史。并且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不与EGFR、KRAS、ALK等其他突变共存,但发生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患者倾向于同时存在MET基因扩增及MET蛋白过表达。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致癌类型以肺癌为主,多为肺腺癌;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不仅是原发致癌驱动基因,也是EGFR-TKI药物出现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之一,此类耐药患者的EGFR通路仍活跃,但MET的活化可导致EGFR-TKI耐药。


  02、获批MET抑制剂种类较少,国内仍为空白


  针对MET突变的靶向药,已获批上市的只有两款,且都为今年新获批药物。


  一款是Tepmetko(Tepotinib,特泊替尼),该药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c-MET选择性抑制剂,率先于2020年3月25日在日本获批应用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批准基于VISION试验,结果显示,Tabrect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个月。


  另一款是Tabrecta(Capmatinib,卡马替尼),该药于2020年5月6日获得FDA批准应用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这项批准基于GEOMETRY试验,该试验显示,卡马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7.9%,疾病控制率达到96.4%;对于初治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1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69个月;对于经治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7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42个月。


  两款药物虽然效果都不错,但目前均未在国内上市,这极大限制了国内患者用药的便利性,使得国内众多MET突变肺癌患者只能望洋兴叹。


  03、Savolitinib(沃利替尼)填补国内空白,堪称及时雨


  Savolitinib(沃利替尼)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对于国内患者无疑是及时雨,这一新型MET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


  Ⅱ期试验(NCT02897479)共筛选了597例中国患者,其中87例为MET ex14阳性患者,70例接受了Savolitinib治疗,客观缓解率达到49.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到9.6个月。试验暂未得到整体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数据,但阶段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数据已经达到了6.9个月和14.0个月,显著超过其它基因型亚组患者。


  沃利替尼治疗数据


  此次试验纳入的患者群体整体年龄较大,中位年龄达到68.7岁。此外,ECOG评分为1分的患者占81.4%,脑转移患者占24.3%,Ⅳ期患者占92.9%,60%的患者曾接受过全身治疗。


  基于该试验良好的数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为MET抑制剂Savolitinib的新药申请授予了优先审查资格。该药的获批上市对于国内患者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这部分患者终于摆脱了无药可用的困境,意味着很多国内MET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命运将被改写。


  04、国内c-MET抑制剂发展迅速,CBT-101疾病控制率94.4%,成为后起之秀


  随着国外市场的兴起,国内c-MET抑制剂研发也迅速崛起,另一款MET靶向药伯瑞替尼(PLB-1001,CBT-101)在体外和体内非小细胞肺癌(NSCLC)模型中也展现出优异的活性,在众多在研药物中成为后起之秀。


  在今年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报道了伯瑞替尼治疗c-Met 异常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共纳入37例经治但未接受c-Met抑制剂或HGF靶向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伯瑞替尼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3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伯瑞替尼的客观缓解率达到30.6%(11/36) ,整体疾病控制率为94.4% (34/36)。


  目前,伯瑞替尼的Ⅱ期临床试验已正式开启,患者招募正在进行中,国内患者免费使用c-MET靶向药的机会来了。


  招募患者数量:85人


  纳入标准:


  1.年龄18岁,男性或女性;


  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EGFR wt、ALK重排阴性、ROS1重排阴性、KRAS突变阴性;


  4.经证实存在c-Met异常,c-Met异常,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5.①c-Met外显子14突变;②c-MET扩增,GCN6;


  6.ECOG评分0~1分;


  7.预期生存期3个月;


  8.详细入排标准可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申请流程:


  按要求将病历资料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医学部初步评估后匹配合适的临床试验;


  向相应的试验中心提交病历资料;


  评估通过后协助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

肺癌肿瘤病友交流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

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all.png


靶向治疗|最新资讯|临床试验|靶向药物|

基因检测|免疫治疗资讯|定期专家科普讲座


推荐营养品

推荐临床新药

全球肿瘤医生网与您一同抗癌!

在线咨询在线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