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肝癌基因检测

为什么会得肝癌,肝癌筛查要做什么检查,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保护肝脏

2021-08-311477

  为什么会得肝癌,肝癌筛查要做什么检查,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如何保护肝脏

  肝癌的发病因素

  我国是肝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上亿的人群罹患肝脏疾病。每年因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导致死亡的病例达数十万之多。肝癌隐匿性较强,但并非无迹可寻。一般来说,肝癌的发生发展遵循“三步曲”: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

  90%以上肝癌病因较为明确,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糖尿病等,以及致癌物的长期暴露,如黄曲霉毒素B1和马兜铃酸等;另外,肝癌家族史可显著增加病毒感染人群的肝癌发病风险。

  肝癌

  肝癌肿瘤标志物筛查

  根据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5年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相关指南,推荐使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作为诊断HCC的重要指标,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

  甲胎蛋白(AFP)

  AFP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样胃癌和性腺或性腺外某些生殖细胞肿瘤,可标记如卵黄囊瘤(内胚窦)肿瘤,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AFP的敏感性较低,只有44%的肝癌细胞阳性,但其特异性高,因此可与其他抗体联合应用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中。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

  临床检测的AFP实际上是总AFP蛋白,包括了AFP-L1、AFP-L2、AFP-L3。AFP-L1来源于良性肝病细胞;AFP-L2来源于孕妇;AFP-L3来源于癌变肝细胞。其中只有AFP-L3与肝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

  临床检测AFP-L3诊断肝癌的判定标准为AFP-L3占总AFP的比例(AFP-L3%),如果AFP-L3%≥10%,说明肝癌的风险高。采用AFP-L3%的方式,使AFP-L3诊断肝癌不会受到总AFP含量的影响。AFP-L3%上升与血清AFP值无关,无论AFP的值高低,AFP-L3%都可能≥10%,对于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及AFP低浓度时肝癌的诊断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AFP-L3%诊断肝癌的特异性高达95%,这对于鉴别良恶性肝病具有极高的价值。

  异常凝血酶原(DCP)

  异常凝血酶原(DCP)是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II),又称PIVKA-II,可出现于维生素K缺乏或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血清中。DCP与AFP、AFP-L3%并无相关性,三者对诊断HCC具有互补性。临床中单独使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FP更佳;对于临床效果的评估较AFP更佳。

  研究表明,相比标志物AFP,DCP对HCC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90%);AFP阴性的HCC患者中,DCP阳性率可高达70%,而两种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高达85%以上)。

  同时,DCP可用于HCC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在肝细胞癌复发时,DCP检测值达到455mAU/mL,而AFP处于正常水平,结果表明可通过动态观察DCP水平,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提高HCC治疗与术后复发的预测水平。

  AFP、AFP-L3%和DCP联合筛查

  在国外,AFP、AFP-L3%和DCP是检测肝癌的常规指标,建议同时用于肝癌的监测。AFP、AFP-L3 %、DCP三联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日本HCC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对于慢性HBV、HCV感染或肝硬化患者等HCC高风险人群,建议应用肝脏超声检查、AFP、AFP-L3和DCP水平检测进行HCC的监测,每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HBV或HCV肝硬化患者等极高风险人群,则应将间隔缩短为每3-4个月。

  AFP、AFP-L3%、DCP三项联合筛查能显著提高肝细胞癌的检出率,特别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AFP阴性的肝细胞癌的敏感性,在肝细胞癌诊断方面更准确。研究显示AFP-L3%、DCP、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1.6%、72.7%及67.7%,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5.9%。针对AFP阴性及低浓度的肝癌病例,AFP-L3%和DCP也有10%-40%的检出率。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

  GP73是一个比谷丙转氨酶(ALT)更敏感的肝损伤标志物,是肝脏炎症和显著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子。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病,血清GP73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诊断和监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预后水平。

  GP73也是肝癌(HCC)发生强的风险因子。对于早期肝癌,由于AFP检测敏感度较低,GP73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GP73>150ng/ml的肝硬化患者,发展成为肝癌的风险是GP73<150ng/ml患者的3.21倍。未来,AFP、GP73与其他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灵敏度,辅助早期肝癌的诊断应是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肝癌的血清学诊断和预后一般都选择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AFP、AFP-L3%、DCP的联合检测在HCC诊断和预后方面比早期传统的组合更优胜、更准确。

  肝癌高危人群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需定期筛查才能早发现,高危人群包括:

  (1)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

  (2)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

  (3)有长期嗜酒史和糖尿病史人群;

  (4)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

  (5)脂肪肝炎症人群;

  (6)肝癌家族史者。

  日常如何呵护您的肝脏

  (1)定期检查肝功能:定期进行体脸,检查肝功能,特别是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者及有肝癌家族史者。

  (2)清淡饮食:在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少油腻,荤素搭配,多吃菠菜、芹菜、花椰菜、黄瓜等绿色蔬菜。

  (3)保证水的摄入量:保证水的摄入量能够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至1700毫升水。

  (4)睡眠充足: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按时作息,早睡早起,肝脏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5)保持好的心情:情绪和肝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要学会放松,保持好的心情,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肝脏有好处。

  (6)远离烟酒:多次大量地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嗜酒者最好选择适度饮酒,远离香烟。

  (7)适量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肝脏“减负”。建议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肝病患者以不感到疲劳感为宜。

  (8)不乱吃药:许多药物的副作用或是用药不当会造成肝脏损伤,因此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做到遵医嘱服药,不乱吃药。

  参考文献:

  [1]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

  [2]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内容来源:金域医学 金域服务

紧急通知!如果您有相关基因靶点突变,例如有
EGFR/ALK/NTRK/HER2/claudin18.2/等靶点突变,
请速联系我们,为您申请临床新药,获取营养补助等


1. 添加医学顾问微信,扫描☟二维码
2. 备注【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