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权威专家> 白血病

王椿

王椿 主任医师

所在科室:内科

就职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生擅长:擅长血液肿瘤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在血液肿瘤发病机理及治疗对策上,也有独到见解。

在线咨询医学顾问 电话热线:400-666-7998

医生介绍

      王椿,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和优秀毕业生证书;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导师冉家彦教授;1991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导师王辨明教授。1991年至1996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期间,曾任血液科副主任,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类血液病肿瘤,并且在移植嵌合状态监测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擅长血液肿瘤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在血液肿瘤发病机理及治疗对策上,也有独到见解。

       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硕士生6人,博士生4人和博士后1人。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世界临床医药杂志》、《医师进修杂志》、《临床误诊误治》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造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及病理变化的观察,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某些血液病的发病机?和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上应用价值,有两篇论文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2)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正常造血细胞及急性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了4篇系列论文。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大剂量强化巩固治疗对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期和生存期的研究,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了2篇系列论文。 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包括自体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乔振华教授合作设计的MAC预处理方案,具有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和费用经济的特点, 观察和治疗了50多例患者,此项成果获两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有关学术论文7篇。

       1996年赴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进修学习骨髓移植,参与部分临床工作,不久得到对方资助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培养出Ph染色体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并观察了干扰素α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论文分别在《Blood》和《Experimental Hematology》上发表。1998年回国,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上主攻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和异基因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移植。治疗的恶性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和脑胶质细胞瘤等。治疗的非恶性疾病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项目,例如,1999年在国内较早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外的成功报道也少见,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子;2000年在国内首次采用非亲缘HLA一个位点不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获得成功,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子;2001年开展了非亲缘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工作,成功地控制了超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2002成功地开展了自体移植加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工作,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

       发表有关论文10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其中2篇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美国血液学年会上交流,并在美国《Blood》杂志上发表。王椿教授2001年曾接受英国《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的专访,并在该杂志上发表,均被SCI收录。目前承担有关科研课题4项。从2000年起,已成功地主持和举办四次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员来自于全国各地。

相关报道资讯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王椿

请正确填写预约人和联系人等信息,提交需求成功后,请保持联系电话畅通,客服会在48小时内与您联系确认信息。客服热线:400-666-7998

王椿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

擅长

擅长血液肿瘤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在血液肿瘤发病机理及治疗对策上,也有独到见解。

简介

      王椿,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教授,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和优秀毕业生证书;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导师冉家彦教授;1991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导师王辨明教授。1991年至1996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期间,曾任血液科副主任,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类血液病肿瘤,并且在移植嵌合状态监测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擅长血液肿瘤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在血液肿瘤发病机理及治疗对策上,也有独到见解。

       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和正在培养硕士生6人,博士生4人和博士后1人。中华医学会上海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上海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世界临床医药杂志》、《医师进修杂志》、《临床误诊误治》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造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及病理变化的观察,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某些血液病的发病机?和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上应用价值,有两篇论文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2)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正常造血细胞及急性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了4篇系列论文。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大剂量强化巩固治疗对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期和生存期的研究,在中华级杂志上发表了2篇系列论文。 获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包括自体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乔振华教授合作设计的MAC预处理方案,具有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和费用经济的特点, 观察和治疗了50多例患者,此项成果获两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有关学术论文7篇。

       1996年赴加拿大安大略肿瘤研究所骨髓移植中心进修学习骨髓移植,参与部分临床工作,不久得到对方资助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培养出Ph染色体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并观察了干扰素α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论文分别在《Blood》和《Experimental Hematology》上发表。1998年回国,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从事血液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上主攻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和异基因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移植。治疗的恶性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和脑胶质细胞瘤等。治疗的非恶性疾病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项目,例如,1999年在国内较早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外的成功报道也少见,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子;2000年在国内首次采用非亲缘HLA一个位点不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获得成功,为重型再障的治疗探索一条新路子;2001年开展了非亲缘外周血干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工作,成功地控制了超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2002成功地开展了自体移植加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工作,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

       发表有关论文10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其中2篇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美国血液学年会上交流,并在美国《Blood》杂志上发表。王椿教授2001年曾接受英国《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的专访,并在该杂志上发表,均被SCI收录。目前承担有关科研课题4项。从2000年起,已成功地主持和举办四次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员来自于全国各地。

TA的文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