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髓母细胞瘤
-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颅内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于小脑。髓母细胞瘤多来源于小脑神经元祖细胞、小脑颗粒细胞祖细胞或者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系统的多能祖细胞。最常见症状的是小脑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
儿童癌症的发生率,不论国内外,都是逐年递增,但死亡率却逐年递减,显示儿癌的治疗水准持续进步中。随著存活率上升,更多的病童在与癌症的战斗中获得初步胜利,但也必须要为胜利付出许多癌症治疗副作用的代价。 对于获得长期生存的儿童来说,副作用引起的后遗症甚至比肿瘤本身更可怕!特别是,对于儿童脑瘤,放疗后引起的智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垂体发育萎缩导致的激素分泌不正常等,对于儿童长期生存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颅内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于小脑。髓母细胞瘤多来源于小脑神经元祖细胞、小脑颗粒细胞祖细胞或者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系统的多能祖细胞。最常见症状的是小脑功能障碍和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
标准放射治疗的目标为全脑加上全脊椎,治疗涵括范围较大。传统X光放疗在治疗全脑全脊椎的同时无法避免照到腹部、骨盆腔器官,甚至可能造成放射线暴露器官的次发性肿瘤产生。相较之下,质子放疗能有效侷限放射剂量于目标组织,而不波及非治疗目标的其他器官。此外,在小儿小脑髓母细胞瘤的放射线疗程中,为了尽量消灭所有癌细胞,会于病童后颅窝额外加强放射,传统X光放疗连双侧耳蜗都会受到照射剂量,会造成小朋友后续听力减弱;若使用质子治疗,则对耳蜗的放射剂量能够趋近于零,病童放疗之后的听力得以保存。
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还是手术切除,根据不同类型的癌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一般分为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探查术三种。
在三岁以下患儿中,欧洲研究表明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和广泛结节型髓母细胞瘤普遍预后较好,五年无事件生存率在90%,总生存率100%。经典型髓母患儿五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在30%和68%。在美国,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和广泛结节型髓母细胞瘤的五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77%和85%,其他类型为17%和29%。 2. 后遗症 发育中的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会导致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的确诊年龄在7岁以下,这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会最为明显。 同时,对脑部的放疗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在肿瘤治疗结束后,患儿可能需要根据病情接受内分泌方面的治疗。 此外,放化疗会增加二次癌症的风险,包括多年之后的远期二次癌症的风险。在一项研究中,髓母细胞瘤初次治疗后二次癌症的累计10年发生率为4.2%,近半数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
随著儿癌治疗进步,病童的存活率上升,医界开始更在乎存活下来的儿癌患者日后之生活品质,何如何减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因此,由于「质子放射治疗」具备能够减少散射剂量的优势,可说是未来儿癌放射治疗必然的趋势。
在欧美等先进国家癌症中,儿癌对质子治疗的接受度可说是最高多的。由于小朋友们快速的生长发育,身体对放射剂量造成的副作用较为敏感,因此质子的好处在儿癌格外凸显。
电话:400-666-7998
版权所有·北京环宇达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427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088
食品安全许可证JY11106082919530
客服投诉邮箱:doctor.huang@globecancer.com
© 2009-2019 北京环宇达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提示:本网站只为患者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医生咨询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
由患者、医院和主治医师决定和实施治疗方案,本网站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