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大新型免疫疗法治疗肠癌清除全身癌细胞,60%-80%肠癌术后2年内复发
2025年6月,张先生和家人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早期肠癌手术后半年熟悉的腹痛症状再次出现,检查结果显示:原发大肠病灶切除区域出现复发,并出现局部腹膜转移!
放眼全球,结直肠癌 (CRC)已成为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目前转移性肠癌以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案为主,疗效不佳。而对于一部分发生肝转移的患者来说,根治性手术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但仅有20%~40%的患者存在手术机会!
更糟糕的是,一些研究显示肠癌术后复发率高达60%-80%,且复发通常发生在术后2年内。因此,即便成功手术可以根除肠癌的所有痕迹,但并不能保证存在微转移。每一次刺痛、排便不规律或疼痛的发作都可能提醒你癌症可能卷土重来了。
警惕肠癌复发的7大征兆
根据《外科治疗与研究年鉴》发表的一项研究,肝脏是早期复发的最常见部位(40.5%),而晚期复发的最常见部位是肺部(32.8%)或局部区域(28.1%)。因此在手术后要警惕以下7大常见的复发征兆:
●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大便变窄,持续数天以上
●有排便困难的感觉,但排便后不适感没有缓解
●直肠出血
●大便呈深色或带血
●痉挛或腹部疼痛
●虚弱和疲劳
●体重意外减轻
手术后,复诊频率每三个月一次。因为 60% 至 80% 的结肠直肠癌复发会发生在原发恶性肿瘤发生后的两年内。一定要高度警惕!
2025年四大新型免疫疗法清除全身癌细胞
值得振奋的是,2025年,全球癌症疫苗,CAR-T等全新免疫疗法研发遍地开花,并取得了鼓舞人心的临床数据,打一针终结肠癌复发的时代已经到来!
01、"一针"改写复发厄运?全球首批肠癌疫苗受试者成功接受治疗
近期,多名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后,成为了新型癌症疫苗的首批试验者,并激动地表示自己能参与这项研究“无比幸运”。
2月4日世界癌症日,卫生部内阁秘书 Jeremy Miles MS 访问了位于卡迪夫的 Velindre 癌症中心,会见了 L女士,她是威尔士第一位 接受旨在对抗她自己特定癌症的试验性疫苗的患者,这是由威尔士健康与护理研究中心支持的一项开创性新研究的一部分。
2023年,英国伯明翰43 岁的S先生确诊为恶性肠癌,为了尽快控制病情,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结肠,但医生告诉他,癌症并没有这么容易打败,他面临着很高的复发风险,这令他和家人的生活笼罩在复发的阴霾下暗无天日,惶惶不安。幸运的是,伯明翰伊丽莎白女王医院(QE)开展了一项癌症疫苗临床试验,让他迎来了改写命运的契机。成为了新型癌症疫苗的首批试验者
这款疫苗由英国癌症研究院与制药公司 BioNTech联合研发,旨在探究疫苗能否帮助训练人体免疫系统,预防癌症复发 。它采用了与新冠疫苗类似的 mRNA 技术,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专门针对其特定癌症的治疗方案 。
疫苗就如同一张 “通缉令”,能够揭露那些善于隐藏在体内、日后可能卷土重来的癌细胞 。人们希望通过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使其能够主动寻找并消灭任何残留的癌细胞,提高未来无癌生存的几率 。
参与试验的患者激动地说:“如果没有疫苗,我只能等待癌症复发,当接受疫苗注射时,我感觉在参与改写医学史。”
两年的观察足以判断疗效。五年后,如果像S先生和L女士这样的患者仍然没有癌症,那么我们就有了一种潜在的、有希望的新疗法。
02、实现2年无复发!全球首个针对肠癌肝转的CEA CAR-T终结复发噩梦
2025年6月在ASCO会议上,一款国研新型靶向CEA CAR-T细胞制剂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治术后无复发生存期的最新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公布,引起巨大轰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首个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的抗 CEA CAR-T 疗法试验(NCT05240950),有望推动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新的临床突破,终结复发噩梦!
这项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的抗 CEA CAR-T 细胞疗法研究,在入组标准上明确:仅纳入术后达到无疾病状态(即影像学和临床检查未发现肿瘤),但癌胚抗原(CEA)阳性率≥30% 的患者 —— 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潜在微小残留病灶,是复发的高危人群。
研究采用剂量递增设计,为患者分别输注 1×10⁶/kg、3×10⁶/kg、6×10⁶/kg 三个梯度的抗 CEA CAR-T 细胞,核心目标是验证安全性与抗复发效果。
从 2021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的研究周期内,48 例受试者经过筛选后,12 例最终接受了细胞输注(其中 1×10⁶/kg 组 2 例、3×10⁶/kg 组 2 例、6×10⁶/kg 组 8 例),另有 3 例输注前已复发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后仍选择接受治疗。
结果显示:
9 例输注前无复发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达 23 个月,其中 5 例出现复发,但 6×10⁶/kg 高剂量组展现出显著优势:4 例患者分别维持了 5 个月、7 个月、10 个月及 15 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目前随访仍在持续),且该剂量组中 57.14% 的患者在根治术后两年内保持无复发状态。此外该疗法在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可控,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比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 75% 的两年内复发率,这一数据意味着高剂量抗 CEA CAR-T 细胞输注能将复发风险降低近一半,尤其对术后 CEA 阳性的高危人群,有望成为延长无复发生存期的突破性选择。
想寻求CAR-T、TCR-T、TIL等细胞疗法及其他国内外治疗新技术帮助,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提交病历至医学部申请。
03、复发率降低38%!新型MUC1肽癌症疫苗为早期结肠癌患者带来长生存希望
近期,一项极具开创性的针对 MUC1 肽疫苗在结肠腺瘤患者中的深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让早期患者患者远离复发噩梦。
这项癌症疫苗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聚焦于 40 至 70 岁、确诊为晚期腺瘤的患者群体。研究人员精心规划疫苗接种策略,分别在第 0 周、2 周、10 周为患者接种 MUC1 肽疫苗,并在第 53 周进行加强注射,同时将腺瘤复发情况的评估节点设定在随机分组 1 年之后,旨在精准评估 MUC1 肽疫苗能否成功激发人体免疫反应,并进一步探究其对结肠腺瘤复发的潜在影响。
共有 53 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了 MUC1 肽疫苗接种,50 名参与者则被分配至安慰剂组。
结果显示:在成功产生免疫反应并接受加强注射的受试者中,腺瘤复发率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38% !
在 52 名 MUC1 疫苗接种者中,多达 13 名(占比 25%)在第 12 周时 MUC1 IgG 水平显著升高至基线的 2 倍及以上,而安慰剂组在该时间点无一人出现类似变化,这一结果强有力地证实了 MUC1 肽疫苗能够在部分患者体内成功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04、无病生存从9个月飙升至2年!免疫王炸DC疫苗助结肠癌患者生存期翻倍,复发风险锐减
近期,《免疫肿瘤学杂志》发布的震撼研究(NCT01348256),用树突状细胞(DC)疫苗为抗癌战场投下“重磅炸弹”,精准狙击微小残留病灶,彻底扭转战局!
项临床研究(NCT01348256),共纳入19例可手术切除的结肠腺癌肝转移患者,经新辅助化疗、肝叶/肝段切除术及辅助化疗后,选取15例切缘无病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进行常规观察;另一组则接受基于自体CD14+单核细胞制备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该疫苗通过在GM-CSF与IL-4环境中培养7天,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DC,采用两个疗程、每日四次皮内接种。研究团队以每12周(11-14周浮动)一次腹部CT扫描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长达42.58个月。
结果显示:DC疫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长达25.26个月(≈2.1年,95%CI:8.74-nr),显著优于观察组的9.53个月(95%CI:5.32-18.88)(详见下图),且疫苗组患者的复发次数更少、复发时间显著延迟,证实了DC疫苗在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方面的显著疗效。
三大调节方式,远离肠癌复发和转移
除了预防复发的癌症疫苗等全新免疫疗法值得期待,对于肠癌患者和家属来说,从确诊到治疗再到康复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除了接受临床正规的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这是抗击癌症的主力军,作为一个聪明的患者,还应该通过一些调节方式“自救”,我们才能在这场与癌症的较量中大获全胜!
01、饮食营养调节
忌口的有:一旦明确诊断结直肠癌后要尽量不吃红肉(猪、牛、羊肉),减少精炼糖的摄入(如白糖)。
推荐补充:维生素D3 5000单位/天,益生菌(Probiotics)2粒/天,以及两份量(two serving)的Tree Nuts/周。
02、重启自身强大免疫力
肿瘤患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免疫状况。通常可以自测,凭自己感觉,如是否容易感冒、发热、特别容易感染等,当然可以做一些免疫力的检查。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的患者,临床医生会建议注射胸腺肽类的药物、干扰素,恢复免疫试别功能和恢复免疫杀伤功能的细胞免疫回输等等。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通过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扩增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从而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如免疫细胞NK,DC,T细胞的临床辅助治疗已经过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晚期直肠癌肝转移的M先生肠部病灶手术后每3周接受一次用自己的免疫细胞培养的自体CIK细胞或自体NK细胞静脉回输,同时联合化疗。
非常幸运的是,治疗后CT检查显示肝脏病灶竟然缩小了47%,达到了部分缓解(PR)。2020年底,M先生成功的进行了肝转移瘤切除术,术后为了清除身体里面残存的癌细胞,又接受了4个周期自体CIK/NK细胞联合6个周期化疗方案,让M先生万分惊喜的是,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均恢复正常范围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随访及增强CT检查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
M先生激动地说,“2020年,我达到了NED状态——没有疾病迹象,并且已持续长达40个月!”目前M先生已经从癌症晚期重新回到了正常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NK细胞疗法在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暂未上市。
想寻求免疫疗法及其他国内外治疗新技术帮助,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病历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03、肠道菌群调节
国际上已经有众多“特定”菌株联合免疫疗法的研究:
1、BMC128是一种经过“精准设计的微生物群”口服型胶囊。作为一种活细菌产品,包含了4种独特的细菌菌株,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恢复患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特定功能,从而提高他们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正在与纳武单抗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黑色素瘤和肾癌患者验证联合治疗的效果。
2、Vedanta Biosciences 开发了 VE800,这是一种11 种细菌菌株的纯化、冷冻干燥混合物,可以激活产生干扰素-γ 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它正在与 CPI 纳武单抗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胃癌和黑色素瘤患者的测试。
3、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Seres Therapeutics正在测试另一种细菌联合候选药物 SER-401,用于与 nivolumab 联合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SER-401 包含从健康的人类供体粪便中分离和纯化的菌株,将在 8 周内每天给予,从 CPI 开始之前开始并继续进行。
4、中国的研究人员对至少二线系统治疗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创新性治疗,通过“三联疗法”(肠道菌群移植 + PD-1单抗 + 靶向药)有效延长难治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疾病控制率高达95%!大家可以提交病历至医学部了解更多肠道菌群最新进展及个性化定制肠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抗癌方式,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