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头登《柳叶刀》,肝癌围手术期治疗再突破,四大免疫疗法齐亮相
2025年10月19日欧洲肿瘤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肝癌研究再传佳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的CARES-009研究(NCT04521153)成果正式发布,同日以原创论著形式同步登载国际顶刊《柳叶刀》。该研究针对中高危复发风险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双艾”新辅助+手术+“双艾”辅助的“三明治”方案,其患者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达42.1个月,较单纯手术治疗(19.4个月)实现疗效翻倍。
该研究不仅是全球首个肝癌围手术期治疗III期阳性结果临床试验,更是《柳叶刀》创刊200余年来,中国学者首次牵头发表的全球性重大疾病划时代研究报告。它为全球肝癌围手术期治疗提供了首个高质量III期循证医学证据,成果一经发布便引发全球关注,有望改写国际诊疗指南,为HCC患者长期生存及临床治愈带来新的曙光与选择!
▲图源“zs-hospita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首创!CARES-009研究证实"双艾"围手术期方案,突破肝癌患者复发风险天花板,EFS显著拉长2倍
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愈手段,但复发仍是重大挑战——高达80%的患者术后会复发,尤其存在肿瘤较大、多灶性病变或血管侵犯等高危特征的患者。因此,新辅助与辅助治疗被提出用于减轻肿瘤负荷、降低复发风险。
CARES-009研究(随机2/3期试验)对比了围手术期“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双艾”)治疗与单纯手术,评估其对中高危复发风险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围手术期疗效。研究共入组294例患者,随机分为围手术期组(148例)、单纯手术组(146例)。
结果显示:经研究者评估,围手术期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显著长于单纯手术组,中位EFS分别为42.1个月(95%CI:23.2~NE) vs 19.4个月(95%CI:14.9–NE;HR0.59,0.41–0.85;p=0.0040),这一结果已超过预设统计学显著性界限(0.0148)。围手术期组1年、2年、3年EFS率分别为79.4%、58.8%、55.2%,单纯手术组则为62.0%、47.4%、39.5%。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评估的EFS结果与研究者评估一致(图2):围手术期中位EFS未达到(95%CI:22.9–NE),单纯手术组为19.4个月(12.5–NE)(HR0.63,0.44–0.90)。
▲图源“Lanc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抗"沉默杀手"有新招!四大免疫疗法多管齐下,点亮肝癌患者长生存希望
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它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进而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其中,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而我国作为肝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半数以上,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GPC3 CAR-T展现强劲疗效,近9成肝癌患者肿瘤缩小,更有患者无癌8年
C-CAR031是一款靶向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新型装甲型自体CAR-T细胞疗法,由阿斯利康与西比曼生物联合研发。该疗法采用阿斯利康特有的“装甲发现平台”(即转化生长因子显性失活-β受体II,dnTGFβRII)设计,并在中国完成生产。
2024年ASCO大会公布了C-CAR031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试验编号NCT05155189),该研究正在中国开展。截至2024年3月14日,共入组24例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中位数3.5项(范围:1~6)全身治疗,其中20例(83.3%)伴有肝外转移病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4个剂量水平的C-CAR031回输治疗,在23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达9.03个月。
结果显示:所有剂量水平(DL)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1.3%,这意味着91.3%的患者治疗后出现肿瘤(包括肝内、肝外病变)缩小,中位缩小率为42.2%(范围:-28.1%~94.4%);所有剂量水平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6.5%,其中DL4组患者的ORR更是高达75.0%;根据Kaplan-Meier法预估,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到11.14个月(95%CI:7.56-NE)。
▲图源“ApexOn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除了C-CAR031的临床数据外,国际知名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还报道过我国另一款靶向GPC3的CAR-T细胞疗法案例,该案例中一名肝细胞癌患者实现了长达8年的无癌生存。这名患者为50岁男性,既往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后确诊为Ib期肝细胞癌。他曾接受过2次化疗、微波消融术等多种治疗,但效果不佳,肿瘤持续进展,遂入组接受CAR-GPC3T细胞治疗。
结果显示:接受CAR-GPC3T细胞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迹象消失,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也恢复正常。更令人惊喜的是,截至报道时,该患者已无癌生存长达8年(2015年7月~2023年8月),并逐步回归了正常生活。
▲图源“Cancer Commu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双杀乙肝相关肝癌!SCG101 TCR-T携双重功效获IND批准,肿瘤缩小超7成
SCG101是一款靶向乙肝抗原的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兼具“抗癌”与“抗病毒”双重功效。它既能清除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肿瘤细胞及HBV-DNA整合的癌前病变细胞,又能清除HBV感染细胞。目前,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
2023年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ISCT)上,公布了一例SCG101治疗HBV相关肝细胞癌的惊艳案例。该患者经单剂SCG101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与HBV感染均实现显著改善。
1、肿瘤病灶显著缩小:治疗后第28天,患者肿瘤靶病灶较基线缩小66%;治疗第4个月时,肿瘤病灶进一步缩小至较基线下降74.5%,同时另有1处病灶完全消失;截至数据统计时,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已超过6.9个月。
▲图源“CISIO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HBV感染全面改善:回输SCG101后,患者复查肝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快速下降:从治疗前的557.96IU/mL,降至治疗第7天的1.3IU/mL,到第28天仅为0.08IU/mL(详见下图)。同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细胞实现100%清除。
▲图源“CISIO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治疗无效到存活超4年!NK细胞让晚期肝癌病灶缩小,突破抗癌抗感染双重防线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第三类淋巴细胞。它既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又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发挥抗病毒、抗癌的双重功效,堪称人体抗癌与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全球著名期刊《Oncotargets and Therapy(肿瘤靶点和治疗)》曾报道一例NK细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案例,该患者经治疗后生存时间已超过4年。这名患者为59岁男性,既往患有慢性乙肝,确诊时为晚期弥漫性肝细胞癌(HCC,TNMIV期)。他此前接受过腹膜穿刺手术、顺铂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随后入组接受NK细胞回输治疗,共完成17个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6个疗程后,复查CT显示患者胸水完全消失、腹水几乎完全消失。治疗17个疗程后,复查CT可见其肝右叶多个肿瘤病灶均显著缩小。具体表现为:治疗6个疗程后胸腔积液消失(详见下图A1~A5);治疗6个疗程后腹水几乎消失(详见下图B1~B5);治疗17个疗程后肝右叶肿瘤缩小(详见下图C1~C5)。
此外,该患者在接受NK细胞回输16个月后,甲胎蛋白(AFP)显著下降,预示病情逐渐稳定、癌症进展得到控制、肿瘤负荷明显减轻(详见下表)。根据EORTC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症状维度得分从治疗前的60降至≤10,健康维度及功能维度得分则从治疗前的≤20升至80左右。目前,该患者已存活超过4年。
▲图源“Dovepres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产mRNA肿瘤疫苗里程碑!LK101让肝癌患者全存活超4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LK101注射液是一款个性化新抗原靶向疫苗,于2023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堪称我国mRNA肿瘤疫苗领域的里程碑产品。
该疫苗融合树突状细胞(DC)与mRNA的双重优势:依据患者的数十种特异性肿瘤突变,将编码个性化肿瘤抗原靶点的mRNA转导至DC细胞内,进而激活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与清除,可作用于多款晚期实体瘤。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公布了LK101治疗肝细胞癌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NCT03674073)亮眼数据。结果显示,LK101联合消融疗法安全性可控,不仅存在明确的免疫激活证据,还展现出延长生存期的潜力。其中复发率对比尤为显著:疫苗接种组1年复发率18.2%、2年复发率36.4%,对照组则分别为33.3%、51.4%。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8.4个月(疫苗接种组) vs 38.8个月(对照组),截至随访时,对照组已有3名患者死亡,而疫苗接种组12名患者均存活——这意味着所有接受该疫苗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均已超过4年。
▲截图源自“ASCO”
小编寄语
尽管肝癌恶性程度较高,但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肝癌可通过根治性治疗实现临床治愈,晚期肝癌也能借助靶向+免疫联合治疗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生存期已超过5年)。对于肝癌患者及家属而言,明确全球已获批新药、选对前沿治疗方案、坚持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是对抗疾病的“三大法宝”;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仍是提升肝癌生存率的核心策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预后保驾护航。
尤其近年来,CAR-T、TCR-T、NK细胞疗法、癌症疫苗、益生菌等新型疗法陆续涌现,显著改善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部分疗法甚至能实现“抗癌”与“抗病毒”的双重效果(如针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联合疗法)。此外,还有更多新药处于临床研发阶段,未来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延长生存期的新希望。
若您正饱受肝癌或其他癌症困扰,且希望了解CAR-T、TCR-T、NK细胞疗法、癌症疫苗或定制益生菌等国内外新型抗癌疗法,咨询医学部,获取病情的详细评估,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制定更贴合自身情况的抗癌方案。
参考资料
[1]Wang,et al.Perioperative camrelizumab plus rivoceranib versus surger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intermediate or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CARES-009): a randomised phase 2/3 trial[J].The Lancet, Volume 0, Issue 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720-9/fulltext
[2]Shi Y,et al.Combined local therapy and CAR‐GPC3 T‐cell therapy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of‐of‐concept treatment strategy[J]. Cancer Communications, 2023, 43(9): 1064.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508142/
[3]Hong G,et al.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adoptive cell therapy using natural killer cells: a case report[J]. OncoTargets and therapy,2022:255-266.
https://www.dovepress.com/progression-free-survival-of-a-patient-with-advanced-hepatocellular-ca-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OTT
[4]https://www.oncologypipeline.com/apexonco/asco-2024-astrazenecas-gpc3-secret-sa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