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移植联合PD-1精准治疗,帮助难治性患者肿瘤全消
肠道菌群与人体形成复杂精密的共生网络,不仅深度参与宿主代谢调控,更在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对癌症患者而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已成为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美国匹兹堡大学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开展了“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I期临床研究,这也是全球首个通过粪菌移植逆转PD-1抗体疗效的临床试验!
这一突破性探索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了全新方向,有望让肠道菌群成为破解PD-1抗体耐药困境的“钥匙”,为无数难治性晚期癌症患者点燃新的生存希望!

▲截图源自“nature”
抗癌新曙光!粪菌移植联合PD-1疗法攻坚难治性黑色素瘤,1例肿瘤全消、3例病情缓解
研究共纳入26例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其接受的粪便菌群来自一名经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黑色素瘤患者。捐赠者粪便经病原体检测、稀释、均质化、离心分离等处理,筛选制成精制微生物液体,冷冻干燥后装入胶囊用于治疗。
结果显示:接受粪菌移植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3例达到部分缓解(PR)。安全性方面,患者仅出现腹胀等轻微不适,无其他不良反应,证实治疗安全性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例更是实现完全缓解(CR),即体内肿瘤全部消失(详见下图)。下图为该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对比:治疗前可见全身多处肿瘤病灶(黑点),治疗后几乎全部消退。

▲图源“Scienc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饮食、益生菌、FMT等四大方式调节肠道菌群,改写抗癌格局
肠道菌群与人体形成复杂精密的共生网络,不仅深度参与宿主代谢调控,更在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对癌症患者而言,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已成为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主要可通过饮食干预、益生菌补充、抗生素治疗、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四大方式实现肠道菌群优化。
1、饮食干预(从源头调节菌群生态):生命早期增加膳食纤维和益生元摄入、减少红肉食用并维持健康体重,能有效降低肿瘤发生风险。研究表明,饮食结构调整可在24-48小时内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但癌症患者常因口腔黏膜炎、味觉改变及厌食症等治疗副作用,给饮食干预的实施带来挑战。
2、益生菌补充(激活肠道健康防线):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足量摄入能显著改善健康状况。部分益生菌菌株已被证实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显示,益生菌在结直肠癌、肝癌、肺癌等多种癌症治疗中,有助于提升患者预后,还获得跨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等权威指南的推荐,对预防结肠感染、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3、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粪便微生物组移植的理念源自1700多年前的中医理论,如今已发展为前沿医学技术。该技术提取健康个体粪便中的菌群,制成菌液或胶囊后,通过内窥镜灌注、结肠镜介入、灌肠或口服胶囊等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快速重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可用于治疗肠道内外多种疾病,为癌症患者提供了调节肠道菌群的创新方案。

▲图源“Front Immun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肿瘤患者如何检测肠道菌群
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独特性,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菌群结构差异显著。肠道菌群检测通过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16S rDNA),可精确解析:菌群种类、数量及丰度分布;评估慢病进展、预警疾病风险;反映癌症患者菌群平衡情况,为个性化“养菌+种菌”方案提供依据,目标包括:平衡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辅助防癌抗癌。
检测申请流程:
1、样本提交:按标准采集并提交粪便样本;
2、权威检测:由医学部送专业机构进行高通量测序;
3、精准解读检测结果:如发现异常,医学部协助患者对接肿瘤免疫权威专家制定调节方案。
小编寄语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部生态的关键“守护者”,与癌症防治紧密交织,恰似为抗癌之战精心构筑的一道 “隐形防线”。通过科学有效的调节举措,不仅能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筑牢根基、添砖加瓦,更能显著提升抗癌及免疫治疗的 “战斗力”,巧妙化解手术与放化疗带来的诸多副作用“难题”,肠道菌群调节也称为了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之后的又一“抗癌新星”。
最后小编温馨提示,如果癌症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的体重时,需及时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肠外营养支持等。想了解粪菌移植、肠道菌群或定制益生菌更多讯息的患者,可将近期影像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咨询权威的营养专家。
参考资料
[1]Erdmann, Jeanne. "How gut bacteria could boost cancer treatments." (2022): 436-439.
https://www.scienovate.com/articles/d41586-022-01959-7.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