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序贯治疗,肺癌靶向治疗副作用大,换同代靶向药物也能平安缓解
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靶点靶向药物越来越丰富,患者们开始有了“不止一种选择”。
但这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部分时候,医生需要在同一靶点、同一代、同一线且推荐等级相同的不同靶向药物当中,挑选出最适合患者的一款来。
如果能“一击即中”自然是最好,但如果最初选择的药物因为种种原因疗效并不理想,那患者还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位比较幸运的患者的案例。这位患者首先接受的一线治疗方案不良反应非常严重,但幸运的是,她还没有出现耐药突变,仍有机会立刻更换方案,再次获益!
序贯使用两线第一代药物,获益
患者高龄,85岁,女性,为ROS1重排的肺腺癌患者。确诊时患者存在多处脑转移,分期为ⅣB期。
作为一线方案,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的治疗。疗效很快展现。治疗33天时,患者的原发病灶出现了部分缓解;治疗38天时,在没有接受任何颅脑放疗的情况下,患者的脑转移病灶达到了完全缓解。
但伴随着较好疗效的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从第8天开始恶心呕吐,至第57天这种不良反应变得难以忍受,患者的用药剂量降低到最初的一半。至第115天,胸部CT检查发现患者因药物治疗出现了间质性肺病。
尽管此时肿瘤病灶的控制仍然良好,处于部分缓解的标准,但患者不得不引入了激素治疗,并且停用克唑替尼。
考虑到患者还没有发生耐药突变,医生做出了决断——继续为患者使用第一代的ROS1抑制剂,从克唑替尼改为恩曲替尼!
用药28天,患者的病灶持续缩小;至用药6个月以后,患者仍在持续接受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任何的不良事件。
一代药序贯一代药,为什么能获益
一线方案是一款第一代ROS1抑制剂,二线方案仍然是一款第一代ROS1抑制剂,这样的选择显然是比较特殊的。那么为什么这位患者能够选择这样一种特殊的“序列”,并且还能从中获益呢?
首先,患者并非因为疾病进展,而是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间质性肺病)而停用克唑替尼方案的
我们都知道,接受第一代ROS1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当中,大约有40%以上的患者因为ROS1-G2032R突变而耐药。
ROS1-G2032R突变被称为第一代ROS1抑制剂耐药后的“关守突变”(Gatekeeper,如T790M之于EGFR),存在这类突变的患者,有很大的概率对于包括克唑替尼以及恩曲替尼在内的各类第一代ROS1抑制剂耐药,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下一代的ROS1抑制剂,例如第二代ROS1抑制剂Taletrectinib(AB-106)或者瑞波替尼(TPX-0005,Repotrectinib)等。
这个经验对于国内患者来说也是适用的,包括AB-106以及TPX-0005在内的多款药物已经开启了在国内的临床试验,并且开放招募患者。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联系基因药物汇-临床新药招募中心了解试验详情,或将病历资料及联系方式发送至招募中心邮箱(doctorjona0404@gmail.com)进行申请。
而在这个案例当中的患者,停用克唑替尼时对于第一代ROS1抑制剂其实还是敏感的,因此二线仍可选择序贯第一代ROS1抑制剂恩曲替尼。
其次,患者本身是存在一定的脑转移的,用恩曲替尼治疗更加合适
克唑替尼本身并不是一种入脑活性非常强的药物,治疗颅内病灶的缓解率只有大约18%。这位患者属于非常幸运的一位,使用克唑替尼治疗的时候颅内病灶达到了完全缓解。
但不可忽视的是,患者仍需要更换之后的方案具有足够强的、治疗脑转移病灶的能力。此前的报道中称,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ALK阳性患者,46%~72%首先发生颅内进展,且其中80%的案例,脑是唯一的进展部位。这说明,任何正在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都应当警惕脑转移的风险——而恩曲替尼则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同为第一代ROS1抑制剂,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哪款药物更好?
从ROS1抑制剂的角度来说,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这两款药物同属于第一代,那么两药孰优孰劣呢?
根据研究者的分析,恩曲替尼的整体缓解率与其它ROS1抑制剂相仿,包括克唑替尼(PROFILE 1001研究:72%;OxOnc研究:71.7%),以及尚未接受过靶向治疗的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色瑞替尼(62%)或劳拉替尼(62%)的疗效。
当然,不同试验中患者的基线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真正对比恩曲替尼与上述三款药物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交叉试验或“头对头”试验的结果。
当提及恩曲替尼对于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时,研究者使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impressive)这个词。众所周知,最经典的第一代ROS1抑制剂克唑替尼的入脑效果并不算好,对于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来说,这款药物并不能对颅内病灶产生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作为一款小分子、高入脑活性的药物,恩曲替尼很好地填补了这部分的治疗空白。这款药物能够在脑转移患者中达到79.2%的颅内病灶缓解率,且超过一半(55%)的脑转移患者缓解持续在12个月以上。
研究者指出,在ROS1融合突变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约40%的患者确诊或接受治疗时(基线时)已经存在脑转移,入脑活性,以及对颅内病灶的治疗效果,是ROS1抑制剂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毫无疑问,恩曲替尼治疗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能够为这款药物赋予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小汇想提醒正在用药的患者们,一定要重视不良反应的管理
从数据上来说,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治疗过程中发生间质性肺病(又称为非感染性肺炎)的概率有一定差别,但是并不大,分别是2.5%和1.6%,恩曲替尼稍微低一些。但这是使用这类靶向治疗药物最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之一。根据不良反应的处理,一旦确定患者出现了因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肺病,就要立刻停止当前正在进行的靶向药物治疗。
间质性肺病的起病非常隐匿,不易察觉,很可能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随着疾病的进展进行性加重;其后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肺病表现,最终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症状,如发热、晨僵、雷诺现象等等,急性加重期会出现呼吸窘迫、发绀等,最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
仅仅依靠患者本人的感觉,很可能会错过这种不良反应的起病期。因此患者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规范复查,尽可能地在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的初期,迅速地发现并进行处理。
全球肿瘤医生网提醒患者: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
TILs细胞,TCR 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全球肿瘤医生网不推荐患者贸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
扫码关注

- 最新靶向药物
- 最新临床试验
- 国内外资讯
- 肿瘤前沿进展
扫码添加

- 相互交流病情
- 权威资讯报道
- 肿瘤专家分享
- 定期直播义诊

-
-
肿瘤电场疗法——被FDA批准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等
目前电场疗法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以及恶性胸膜间皮瘤,并且在目前在六大实体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详细»
-
-
临床试验中心——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提供癌症临床试验招募信息、抗肿瘤新药受试者招募信息。 详细»
-
-
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有哪些,奥希替尼为什么会耐药,9291耐药后怎么办,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奥希替尼耐药后用
在近期,一款第四代EGFR抑制剂的药企发布公告称,这款药物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预计将于不久之后的世界肺癌大会期间进行报告! 详细»
-
-
多靶点抗癌抗肿瘤药物TPX-0005(瑞波替尼、Repotrectinib)获FDA授予第三项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ROS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2022年5月11日,美国FDA再次授予其主打候选药物repotrec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ROS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详细»
-
-
速递|TPX-0005(瑞波替尼、Repotrectinib)再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称号,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Turning Point发布的公告,2022年5月10日,其研发的瑞波替尼(TPX-0005,Repotrectinib)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称号。 详细»
-
-
非小细胞肺癌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ex20ins)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可以多延长半年
如果使用的是其它EGFR抑制剂,那么耐药后还可检测T790M突变,后续考虑奥希替尼等方案。 详细»
-
-
耐药突变治疗案例,IV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基因突变ROS1 G2032R靶向新药治疗缓解率可以达到59%
一位2017年确诊Ⅳ期、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近2年的时间内的诊疗经过,我们来和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详细»
-
-
3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在用EGFR基因突变靶向药物,那么EGFR靶向药有哪些呢
这么多的EGFR抑制剂之间都有什么差别、各自有哪些特点,应当如何使用、使用顺序又是否重要呢? 详细»
-
-
TPX-0005(瑞波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数据公开,91%的患者都缓解了
瑞波替尼(TPX-0005,Repotrectinib)是一款近两年崛起、针对3大“钻石”靶点的新药。 详细»
-
-
肺癌kras抑制剂有哪些,正在招募的kras临床试验有哪些
随着过去十年更新的靶向疗法的出现,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用靶向药物治疗 KRAS 突变的新选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