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EA CAR-T细胞疗法治疗结直肠癌70%患者病情稳定,典型病例见证抗癌实力
癌胚抗原(CEA)是胃肠道癌症的高敏标志物,在结直肠癌(CRC)的组织及血清中广泛表达。值得注意的是,除胃肠道外,CEA仅在上皮细胞面向管腔的顶端膜面呈低水平表达,而这一区域难以被免疫细胞触及——这一特性使其成为CAR-T疗法的理想靶点。
我国曾开展一项“应用CEA CAR-T细胞疗法,治疗CEA阳性结直肠癌(CRC)”的I期临床试验(NCT02349724),数据令人振奋:该疗法在CEA阳性CRC患者中耐受性良好,且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均观察到明确疗效。这一突破为结直肠癌精准免疫治疗开辟了新路径,也让CAR-T疗法在实体瘤领域的应用更具潜力,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截图源自“Molecular Therapy”
CEA CAR-T疗法让70%进展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病情稳定,最长持续超30周
该研究纳入10例中位年龄58岁(范围48.8-67岁)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其中80%(8/10)合并肝转移,50%(5/10)合并肺转移;8例曾接受原发病灶肠切除术,化疗中位线数为2.5线(范围1.25-3线)。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输注CEA CAR-T细胞治疗,其中4例(P1、P7、P9、P10)接受两次不同剂量输注,其余6例仅接受一次输注。
结果显示:在既往治疗已出现疾病进展(PD)的10例患者中,7例经CAR-T治疗后病情稳定(SD),肿瘤直径呈轻微变化,其中P3和P5患者的稳定状态持续超30周(7.5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是两例典型病例的疗效尤为瞩目:其中,P10患者接受DL4剂量治疗后,MRI证实肝内一处病灶缩小(详见下图C);P9-2患者经PET/CT检查显示肿瘤活动明显减弱、代谢活性显著降低(详见下图B)。
▼P10患者在CAR-T治疗前(左图)、治疗4周后(右图)的MRI对比
▲图源“Molecular Therap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P9-2患者在CAR-T输注前(左图)、治疗4周后(右图)的PET/CT对比
▲图源“Molecular Therap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时至今日,CAR-T 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患者从中受益。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全球的研究人员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持续钻研各种新型策略,致力于降低肿瘤抗原异质性,打破免疫抑制的困境,并在胃癌、脑瘤、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医学部小编也期望随着越来越多明星靶点的涌现、技术的不断革新,CAR-T疗法可以早日突破价格和癌症治疗的瓶颈,造福更多的癌症晚期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风险的美好愿景!想寻求CAR-T、TCR-T、TIL疗法等国内外抗癌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将病理检查报告、治疗经历、近期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汇总后,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Zhang C,et al.Phase I escalating-dose trial of CAR-T therapy targeting CEA+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s[J]. Molecular Therapy, 2017, 25(5): 1248-1258.
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17)30108-9?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525001617301089%3Fshowall%3D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