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抗癌疫苗唤醒免疫系统全局战力,不分癌种、不论耐药,全类型癌症都有对手了
2025年7月18日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显示,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在“通用”癌症疫苗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该团队研制的突破性mRNA疫苗,不针对病毒,而是通过训练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肿瘤,且不受癌症类型限制,为癌症的普遍治疗带来希望。研究证实,其与免疫疗法联用能激发强大抗肿瘤反应——核心在于为免疫系统提供普遍性支持,而非针对特定肿瘤,因此几乎可适用于任何癌症。
目前,相关研究虽处于临床前阶段,但已为潜在的“现成”癌症疫苗奠定基础,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通用思路,且疫苗已进入早期人体试验阶段。这一突破不仅照亮了癌症治疗的新路径,更让全人类在攻克癌症的征程上迈出了振奋人心的一步,未来,我们离终结癌症阴影的那一天或许已不再遥远!
▲截图源自“Nat Biomed Eng”
通用mRNA疫苗:唤醒免疫系统的"抗癌利刃",突破定制化桎梏,耗时短、覆盖广、效力强
传统癌症疫苗面临一大挑战:目标癌蛋白因患者而异,需为每位患者个性化配制,而个性化生产耗时数月,期间癌细胞可能变异,导致疫苗效力下降。
为此,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无需个性化定制的“通用” 癌症疫苗,通过激发全身免疫反应抑制癌症。这款 mRNA 疫苗与传统癌症疫苗的核心区别在于,它不针对特定目标,仅旨在引发强烈免疫反应,其作用包括:增强癌细胞中 PD-L1 的表达,让肿瘤更易被免疫细胞发现,从而提升免疫疗法效果;促进人体产生 I 型干扰素 —— 这种免疫信使在控制炎症、识别并清除癌性肿瘤中至关重要,其信号能调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抑制生长,若信号被阻断,肿瘤则会失控生长。此外,干扰素的早期活性对被誉为癌症免疫疗法 “革命”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至关重要,而癌症常通过劫持干扰素信号逃避免疫攻击,疫苗正起到免疫 “重置” 的作用。
▼免疫细胞正在攻击癌细胞
▲图源“STEVE GSCHMEISSN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疫苗效果显著:在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脑癌)、肺骨肉瘤(扩散至肺部的骨癌)等模型中,单独使用即可清除耐药性肿瘤,甚至完全消除肿瘤;与 PD-1 抑制剂联用时,效果远超单独用药,能诱导 T 细胞对先前抵抗治疗的肿瘤产生反应。
目前研究虽聚焦于对免疫疗法更具抵抗力的实体瘤,但该研究资深作者、佛罗里达大学健康中心儿科肿瘤学家Elias Sayour博士认为,其应用可覆盖所有癌症类型,尤其对通常不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 “冷肿瘤”(如胰腺癌、卵巢癌、部分乳腺癌等)效果显著,还可作为二级预防阻止癌症复发。
▼Elias Sayour(中)和部分研究团队成员
▲图源“UF Health”,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总之,这种非针对性、仅刺激强免疫反应的疫苗,省去了个性化疫苗所需的宝贵时间,可诱导快速免疫反应,并引发强烈抗癌效果,为后续个性化治疗奠定基础,为癌症治疗开辟了通用且高效的新路径,甚至可能推动‘现成’癌症疫苗的研发,若能推广至人体研究,意义将极为深远!
中国多款mRNA疫苗强势发力!BNT122让晚期肿瘤显著缩小近10倍,一例完全缓解者生存期超3年
除上文提到的这款“通用型”mRNA癌症疫苗外,我国还有多款在研mRNA疫苗,如针对胰腺癌、肠癌等多款实体瘤的BNT122,以及针对肝癌的中国首个个体化新抗原疫苗LK101等。
其中,BNT122(自基因cevumeran、RO7198457)是一款创新性个体化新抗原mRNA疫苗,可依患者肿瘤特异性突变精准设计,刺激机体产生针对20种新抗原的T细胞反应,以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该疫苗针对实体瘤的1期GO39733临床研究(NCT03289962)震撼数据同步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研究共纳入21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其中3例疗效显著:
其中13号患者确诊为PD-L1高三阴性乳腺癌(TNBC),经纳武单抗治疗进展后,在接受BNT122+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肺转移灶缩小,且缓解持续9.9个月(详见下图)。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另一例21号患者,确诊为微卫星稳定、PD-L1低表达直肠癌,经两线治疗后肺部仍有病灶(1.1cm),接受9剂阿替利珠单抗+BNT122疫苗联合治疗后,患者奇迹般实现完全缓解(CR),且持续8.2个月(详见下图)。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生存期已超3年(40.7个月)。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后一例38号肾癌患者,曾接受包括纳武单抗在内的4种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在接受BNT122疫苗治疗13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PR),胸膜靶病变从治疗前108mm,显著缩小至10mm,肿瘤缩小近10倍(详见下图)!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患者如何寻求癌症疫苗帮助
目前,癌症疫苗中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较突出的是树突状细胞疫苗、mRNA癌症疫苗、古巴肺癌疫、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等。
1、mRNA癌症疫苗:正在针对肺鳞癌、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食道癌、三阴性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款恶性实体瘤,开展临床研究。
2、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日本、德国等,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包括皮肤癌、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等,是癌症患者的新希望!
3、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好消息是,中国患者现无需出国,可通过医学部,向古巴医疗部门申请肺癌疫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想寻求国内外癌症疫苗或其他治疗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先将治疗经历、病理报告、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到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了解详细的入排标准。
晚期肺癌患者存活超5年!CIMAvax-EGF疫苗改写"死亡判决"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一名曾被判定仅剩不到一年寿命的晚期肺癌男性患者,如今病情显著缓解且存活超5年!
这位68岁的终生吸烟者(M先生),5年前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生存希望渺茫。虽经多次放化疗,医生仍称其预期寿命不足一年,复发后几乎无计可施。但他未放弃,2011年远赴古巴接受CIMAvax-EGF疫苗治疗。
令人意外的是,注射后病情“奇迹般”缓解:3个月治疗后症状减轻,癌细胞得到控制。此后他每月注射维持,5年多来肺癌未复发,连医生都直呼“不可思议”。其主治医生蒂莫西(Timothy)博士坦言:“化疗后短期恢复的患者几乎都会很快复发,像这样存活五年极为罕见”。
▲图源“CB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其实,这并非CIMAvax-EGF首次创造奇迹。2021年《肿瘤防治杂志》报道其Ⅲ期临床数据:405例一线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相比对照组,接受CIMAvax-EGF注射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疫苗接种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43个月(对照组仅为9.43个月),2年生存率37% vs 20%,5年生存率更是从0%(对照组)升至23%。
下图为2例患者接受该疫苗治疗前后的影像对比,直观展示其对肺癌的长期控制效果。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突破PD-1耐药壁垒!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疗法让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大幅延长,46%患者实现肿瘤控制与缓解
近期,一项“应用肿瘤血管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达沙替尼联合,针对HLA-A2+晚期(IIC-IV)皮肤、粘膜或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首例人体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NCT01876212),公布了振奋数据。
该研究共纳入16例黑色素瘤患者,包括10例皮肤黑色素瘤、1例粘膜黑色素瘤、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其中15例此前接受PD-1阻断治疗后病情进展。入组后接受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血管抗原肽疫苗(αDC1/TBVA)+达沙替尼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在13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6例(46%)对≥3种疫苗相关肽产生特异性外周血T细胞反应,其中4例达部分缓解(PR)、2例达病情稳定(SD)。
分组对比中,B组(治疗初始即联合达沙替尼)的疗效显著优于A组(延迟至第5周使用达沙替尼),具体表现为: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66.7% vs 0%、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5.45 vs 3.4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87 vs 1.97个月。
▲图源“JIT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来自B组的两例代表性患者(患者#1、患者#5)的影像对比显示,癌症疫苗+达沙替尼联合治疗后,内脏转移瘤缩小(详见下图,注:黄色箭头表示基线与治疗期间的靶病灶)。且通过检测证实对疫苗肽及疾病相关非疫苗肽产生协同免疫反应,实现客观部分缓解(PR)。
▼患者#1癌症疫苗联合治疗前后的影像图对比
▲图源“JIT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患者#5癌症疫苗联合治疗前后的影像图对比
▲图源“JIT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综上,该联合疗法耐受性良好,未出现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能为PD-1耐药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临床反应并延长总生存期。
小编寄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癌症疫苗已从早期基础研究逐步迈向临床应用。除了前文提及的几款表现突出的疫苗外,目前全球在研的抗癌疫苗项目已超200项,我国也开展了多项相关临床试验。
想寻求癌症疫苗帮助或想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可将近期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住院小结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Qdaisat S,et al.Sensitization of tumours to immunotherapy by boosting early type-I interferon responses enables epitope spreading[J].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5: 1-1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5-01380-1
[2]Lopez J,et al.Autogene cevumeran with or without atezolizumab in advanced solid tumors: a phase 1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5: 1-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334-7
[3]Storkus W J,et al.Dendritic cell vaccines targeting tumor blood vessel antigens in combination with dasatinib induce therapeutic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heckpoint-refractory advanced melanoma[J].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1, 9(11).
https://jitc.bmj.com/content/9/11/e003675
[4]Crombet Ramos T,et al.The Position of EGF Depriv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ront Oncol. 2021 Jun 15;11:639745. doi: 10.3389/fonc.2021.63974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oncology/articles/10.3389/fonc.2021.639745/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