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零复发!《Nature》首发个性化疫苗重磅数据!另四大癌症疫苗同步狙击肺癌、肠癌、胰腺癌等
肾细胞癌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肿瘤,具有突变负荷低、癌症驱动突变明确的特点。2025年2月5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耶鲁大学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其临床结果令人震惊:9位晚期肾癌患者中位随访40.2个月无一人复发,且3年内持续保持无癌状态。
该研究对复发率高、治疗选择有限的肾透明细胞癌(ccRCC)具有深远意义!同时证实了个性化癌症疫苗成功激发了患者抗肿瘤免疫力,为实体瘤治疗带来重大突破,让无数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截图源自“Nature”
肾癌个性化疫苗精准"通缉"癌细胞,实现40.2个月零复发,最长无癌生存4年
新抗原为肿瘤特异性突变产物,是抗肿瘤免疫关键靶点,个性化癌症疫苗(PCV)基于此研发。科研团队分析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提取癌细胞特有的新抗原(突变蛋白片段),就像向免疫系统发放了一张“癌细胞通缉令”,帮助免疫系统精准锁定癌细胞,诱导免疫系统精准识别攻击癌细胞,为肾癌治疗开辟新路径。
《Nature》报道的这项应用个性化癌症疫苗(PCV)治疗肾癌1期临床研究(NCT02950766),共入组9例高风险完全切除的III/IV期透明细胞肾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队列1(5例)接受PCV+伊匹单抗联合治疗,队列2(4例)仅接受PCV治疗。肾癌样本高质量编码突变中位数45个(范围:29-114)。
结果显示:从手术到接受疫苗接种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0.2个月(≈3.3年),9名接受疫苗接种的患者均未出现透明细胞肾细胞癌(RCC)复发,其中两名患者的随访时间已经达到4年。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ADC疫苗首项随机试验告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期提升,肿瘤特异性免疫显成效
自体肿瘤裂解物树突状细胞疫苗(ADC)可刺激T细胞,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欧洲癌症杂志》报道了首项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自体树突状细胞随机临床试验,比较ADC联合最佳支持治疗(BSC)与单纯BSC的疗效。
研究纳入52例接受至少两种化疗后进展的mCRC患者,其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PS)为0-2分,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EA)接受ADC+BSC联合治疗,对照组(CA)仅接受BSC治疗。
结果显示:E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个月(95%CI:2.3-3.2个月),CA组为2.3个月(95%CI:2.1-2.5个月)(p=0.628,详见下图A)。EA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6.2个月(95%CI:4.4-7.9个月),CA组为4.7个月(95%CI:2.3-7个月)(p=0.41,详见下图B)。综上,ADC可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图源“EJ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WT1 DC疫苗实现超8年长期缓解,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Blood》杂志报道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NCT00965224),评估了WT1mRNA电穿孔树突状细胞(DC)作为30例高危AML患者缓解后治疗的效果。
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13例表现出明显抗白血病反应,临床反应率为43%,9例达到分子学缓解(MR状态,WT1转录水平恢复正常),其中5例中位随访109.4个月仍维持缓解,另有4例病情稳定(SD)。
应答者5年总生存率(53.8%)高于无应答者(25.0%,P=0.01);首次完全缓解(CR1)时接受治疗的患者,疫苗诱导复发减少率为25%,且对疫苗有反应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50%)显著高于无反应者(7.7%,P<0.0001)。
目前30例患者中6例仍处于首次完全缓解,中位持续时间为107.6个月(≈8.9年),首次给药后中位随访为101.8个月。

▲图源“Bloo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综上,WT1 mRNA电穿孔DC疫苗可有效降低高危AML患者化疗后复发风险,提升其总生存率。
古巴CIMAvax-EGF疫苗Ⅲ期数据亮眼,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从0%飙升至23%
大名鼎鼎的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是针对晚期肺癌(尤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款治疗性疫苗,其抗癌原理是通过阻断癌细胞生长必需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从而将癌细胞“活活饿死”。
该疫苗的Ⅲ期临床研究,共纳入405例一线化疗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持性治疗)、疫苗接种组。
结果显示:疫苗接种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43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43个月;长期生存率优势更明显,2年生存率分别为37% vs 20%,5年生存率分别为23% vs 0%。
基于Ⅲ期临床的优异数据,该疫苗2014年获古巴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控制中心(CECMED)批准上市,后续陆续在波斯尼亚、阿根廷、哥伦比亚、白俄罗斯等国获批使用。
▼两例代表性患者在CIMAvax-EGF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好消息是,中国患者现无需出国,可通过医学部,向古巴医疗部门申请肺癌疫苗或邀请古巴专家会诊,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WT1-DC疫苗化身"侦察兵"精准狙击胰腺癌,中位总生存超3年,七成患者肿瘤显著缓解
胰腺导管腺癌(PDAC)因恶性程度高、常规治疗耐药性强,一直是癌症治疗的难点。研究发现,转录因子WT1在PDAC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堪称癌基因“助推器”,可驱动肿瘤侵袭转移,是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树突状细胞(DC)作为免疫系统“侦察兵”,在启动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科研团队据此研发出新型W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WT1-DC)疫苗,成果发表于《癌症免疫治疗杂志》。
该研究纳入10例不可切除PDAC患者,其中6例为局部晚期(III期)、3例转移性、1例术后复发。所有患者先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续回输WT1-DC疫苗。
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23年(详见下图A),中位总生存期(OS)达3.52年(详见下图B)。CE-CT评估显示,所有患者肿瘤负荷均下降(降幅0.0%~57.4%),其中7例(6例局部晚期+1例转移性)达到部分缓解(PR),3例实现病情长期稳定。

▲图源“J Immunother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4例接受R0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中,3例持续呈现WT1-DTH阳性,且自治疗开始均存活超4.5年。下图展示了1例代表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经WT1-DC疫苗治疗前后的影像对比。

▲图源“J Immunother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疫苗经过数十载的发展,逐渐从实验室转向临床研究。迄今为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网站上,收录的处于研发阶段的肿瘤疫苗项目多达7000余项,其中包含mRNA疫苗、树突细胞(DC)疫苗、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等诸多类型。小编也期望随着越来越多的癌症疫苗相继问世,未来能创造出更多的抗癌奇迹!
如果您也想寻求癌症疫苗或国内外其他抗癌新技术的帮助,可将治疗经历、出院小结、近期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报告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初步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Braun D A,et al.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J]. Nature, 2025, 639(8054): 474-48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507-5
[2]Caballero-Baños M,et al.Phase II randomised trial of autologous tumour lysate dendritic cell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compared with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re-treated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6, 64: 167-174.
https://www.ejcancer.com/article/S0959-8049(16)32211-0/abstract
[3]Anguille S,et al.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as postremission treatment to prevent or delay relap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 Bloo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017, 130(15): 1713-1721.
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article/130/15/1713/36390/Dendritic-cell-vaccination-as-postremission
[4]Koido S,et al.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multifunctional Wilms' tumor 1 (WT1) peptides combined with multiagent chemotherapy modulate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enable conversion surgery in pancreatic cancer.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Oct 8;12(10):e009765.
https://jitc.bmj.com/content/12/10/e009765.l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