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δt细胞治疗胃癌耐药腹水,恶性腹水显著消退,从血性转清亮
胃癌腹膜播散引发的恶性腹水常对化疗耐药,预后极差。《Cancer Medicine》报道的一项临床研究为此带来突破——通过腹膜内输注体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此类病症,为深陷困境的患者点亮了重生的希望,让抗癌之路再现曙光!
▲截图源自“WILEY Online Library”
胃癌患者有救了!Vγ9Vδ2T 细胞疗法让胃癌恶性腹水"消退":血性腹水转清亮,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
该研究纳入7例中位年龄58岁(范围39-69岁)的患者,均接受过手术和化疗。入组后,先以唑来膦酸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14天体外培养获得Vγ9Vδ2T细胞,分四周腹膜内输注;治疗前一日,患者接受唑来膦酸预处理,以增强肿瘤细胞对Vγ9Vδ2T细胞的识别敏感性。
结果显示: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均出现显著治疗反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患者2328治疗后CT显示腹水减少且近乎完全消失,因疗效显著追加两轮输注。
▼2328号患者在Vγ9Vδ2T细胞输注前、输注后的CT对比
▲图源“Cancer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另一例患者2325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该患者治疗后CT显示腹水明显减少,腹水外观也从治疗前的血性腹水,在治疗后转为清亮。
综上,本研究初步证实,过继性Vγ9Vδ2T细胞疗法能在体内有效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为胃癌腹膜播散性恶性腹水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策略。
▼2325号患者在Vγ9Vδ2T细胞输注前、输注后的CT对比
▲图源“Cancer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325号患者在Vγ9Vδ2T细胞输注前、输注后的腹水外观对比
▲图源“Cancer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γ-δT细胞:连接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兼具抗肿瘤和抗病毒的双重功效
γδ-T细胞是一类罕见的T细胞亚群,主要分为Vδ1、Vδ2两个亚群。因γ、δ链结构不同,各亚群功能存在差异,例如Vδ2细胞就具备抗肿瘤和抑制病菌感染的特性。
作为T淋巴细胞群中的特殊子集,γδ-T细胞以T细胞受体(TCR)中γ链与δ链配对为特征。近年来,凭借独特的调节作用和潜在的抗肿瘤功能,它在癌症免疫学及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度呈爆炸式增长,可用于肺癌、血液肿瘤、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癌种的治疗。
尽管γδ-T细胞仅占T淋巴细胞的0.5%~5%,但其功能全面且强大,被誉为T细胞中的“特种部队”。它无需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就能选择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及被病菌感染的细胞。相较于其他免疫细胞,其最独特的优势是兼具抗肿瘤与抗感染的双重作用,作为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免疫响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T细胞分类及其亚群
▲图源“cnk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极度狡猾的疾病,目前仅凭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虽然,手术、放疗与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三大传统支柱地位无可替代。然而,它们也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在癌细胞的剿灭方面,难以做到斩草除根,致使残余癌细胞有卷土重来的隐患;同时,治疗过程中相伴而生的副作用,如放疗引发的放射性损伤、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与脱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理想的抗癌治疗应在权威医院及权威专家精准规范诊断的基础上,在完成传统治疗(放化疗、手术)的基石之上,辅以免疫细胞治疗、靶向药物、肠道菌群、癌症疫苗等新型前沿抗癌手段,以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切实巩固治疗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将蠢蠢欲动的癌细胞扼杀于摇篮之中,预防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方案不满意,或想寻求NK细胞、DC细胞、γδT细胞等国内外新型前沿抗癌疗法的帮助,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及影像学检查报告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详细评估病情,甚至有机会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的联合会诊。
参考资料
[1]Wada I,et al.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in vitro expanded Vγ9Vδ2 T cells together with zoledro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scites due to gastric cancer[J]. Cancer medicine, 2014, 3(2): 362-375.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am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