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CEA CAR-T找到抗癌"精准坐标",87%复发性肺癌病情受控,部分生存率超90%
癌胚抗原(CEA)在70%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呈高表达,中国科学家据此研发出一款CEACAR-T疗法。该疗法中的CAR-T细胞能通过识别CEA,如导弹般精准锁定癌细胞,避免攻击正常细胞。
2025年ASCO大会上,这款国研CAR-T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磅数据已正式公布——这一突破为无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点亮新希望,也让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疗法在全球舞台再添亮眼成果!
▲截图源自“ASCO”
国研CEA CAR-T打破多线复发肺癌治疗困局:晚期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达87%,特定人群OS超90%
该研究共纳入15例经≥2线治疗后复发的成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中位年龄60岁,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4(范围2-10线),均接受国研CEACAR-T细胞输注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
结果显示:7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6例患者达到疾病稳定(SD),最佳疾病控制率(DCR)为87%,客观缓解率(ORR)为47%。
值得关注的是,肿瘤细胞中癌胚抗原(CEA)染色强度及完整性≥30%且无脑转移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更优。中位PFS为72.7% vs 25.0%,p=0.03;中位OS为90.9% vs 0%,p=0.003。
▲图源“AS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综上,单次输注国研CEA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r/rNSCLC)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疗效与可控安全性。
CEA在肺癌、肠癌等实体瘤异常活跃,精准打击七大实体瘤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特殊糖蛋白,胚胎发育阶段会短暂表达,成年后仅在胃肠道上皮细胞中低水平存在;但在多种实体瘤中会“异常活跃”,如结直肠癌、70%的非小细胞肺癌、50%的乳腺癌,以及胃癌、胰腺癌等癌细胞表面,均呈“高表达”状态。这种“癌细胞特供”的表达模式,让CEA成为精准打击肿瘤的“黄金靶标”。
做了基因检测的病友可以拿出报告看看,一旦存在CEA突变,可联系医学部,初步评估是否有机会接受国内新药治疗,看不懂的病友也可致电医学部解读报告。
小编寄语
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战绩颇丰,国内外已先后获批多款产品,为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复发或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好消息是,国内多家癌症中心正开展CEA CAR-T临床试验,晚期耐药、术后高危等患者均可提交病历评估入组资格——这把精准“杀癌利器”,正为更多实体瘤患者打开生存之窗。
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方案存疑,或想寻求CAR-T疗法,TIL、TCR-T、CAR-NK等国内外其他新兴抗癌技术的帮助,可联系医学部,详细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Wei S,et al. Hypoxia-responsive CEA CAR-T cells therapy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I trial[J]. 2025.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5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