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信平台近日再次发文《从疲劳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警示过度疲劳问题!1据《每日邮报》报道,46岁的Sarah Chalmers参加了
癌症 2017-11-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开信息显示,11月1日,百时美施贵宝(BMS)提交的PD-1单抗Opdivo(Nivolumab,诺
肿瘤免疫治疗 2017-11-03
Globe国际医疗办公室招募啦!最近,医生兼职创收又有新突破,柳叶刀烤串火爆医疗界!医生兼职剑走偏锋:)医生兼职和多点执业未
癌症 2017-11-02
江户川医院是一家拥有内科、糖尿病内科、心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肿瘤血液内科、外科、整形外科、心血管外科、心脏外科、乳腺外科、康复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眼科和放射线科的综合医院。 附近医疗机构的患者纷纷到该院放射线科就诊,并且在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之后,引进了日本第二台加速器BNCT(中子线),目前已经在进行临床试验,相信不久就会进入实际应用于治疗的阶段。并且该院将做为日本第一批拥有中子线治疗资质的医院,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日本就医 2017-11-02
与其他形式的癌症免疫疗法一样,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以下简称CAR-T)旨在增强免疫系统固有的抗癌能力。这种疗法极具开创
肿瘤细胞治疗 2017-11-02
通过测定循环微小RNA来特异性预测卵巢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正在开发中。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与Brigham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
卵巢癌 2017-11-02
胃癌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杀手。从肠道中消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患胃癌的风险,但在消灭幽门螺杆菌的病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
胃癌治疗 2017-11-02
FDA今日已经加快批准Acalabrutinib用于至少经过了一个治疗周期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治疗。该批准是基于124例患者的AC
淋巴瘤 2017-11-02
日本托姆刀第一人--滨幸宽教授专家简历:2005~2006年,留学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2006年,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临床肿瘤学研究
日本就医 2017-11-01
日本肿瘤专家 2017-11-01
众所周知,美国的医疗水平世界领先,越来越多的患者踏上寻求海外就医的道路,据统计,每年出国就医的中国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万人次,但是美国的医疗费高昂,对于没有美国保险的国人来说,全部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成为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癌症 2017-11-01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两大类型,其中,非小细胞癌占了80%左右,又分为腺癌、鳞癌等多个类型。患者需要做病理分析,才能确认患的是否肺癌,是哪一种肺癌,对于腺癌还需要进一步做基因分析,看看有没有EGFR等基因突变,这样医生才能对症施药,确定治疗方案。所有这些分析都需要活检取的标本。一些患者认为,活检会导致肿瘤的扩散,因此不愿进行这项检查。
肺癌靶向治疗 2017-10-31
浅谈肺癌如何治疗以及用药 主讲嘉宾: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总药剂师郭静芝 讲座时间:2017年10月31日晚上7点整 讲座内容: 1. 不同阶段的肺癌患者,该如何治疗以及用药? 2. 肺癌不同阶段适合哪种治疗方式? 3. 免疫疗法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怎么样?
肺癌治疗 2017-10-26
位于圣安东尼奥的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新研究已识别出了导致肾癌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10月期刊上。
肾癌 2017-10-26
人口研究强烈表明,身体活跃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结肠中隐窝增大的病变是结肠癌风险增加的早期征兆。这些研究人员提出,HIIT
2017-10-26
在2016年ASH大会上,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ichael Wang报告了依鲁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的II期临床试验数
淋巴瘤 2017-10-22
本文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5月第32卷第5期;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本文转载自医脉通;图片来源于网
肿瘤基因检测 2017-10-21
基于周围细胞支持的血管荧光显微术图像。最上面一行显示与正常肺组织血管细胞相比,肿瘤源性血管周细胞支持下行血管周围细胞血管
肺癌免疫治疗 2017-10-20
美 国 Dana-Farber 癌 症 研 究 所Toni K. Choueiri 等 报 告 的 随 机 对照 Ⅱ 期临床试验(Alliance A031203CABOSUN)结果显示
肾癌 2017-10-19
Jeffrey A. Meyerhardt博士职称:内科副教授(哈佛医学院),主任医师方向:肿瘤内科,消化道肿瘤职务:胃肠道肿瘤中心临床主任
美国肿瘤专家 2017-10-19
入组的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高达100%!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的强劲实力,更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全新的生存希望!
一个在新冠疫情中备受关注的技术---mRNA技术,正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为这场战争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
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出现,不仅为一线、二线治疗均告失败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治疗选择,更重新点燃了他们的生存希望!
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新型CAR-NK疗法SENTI-202的I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引发广泛关注。
Rinatabart sesutecan(Rina-S)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DC)。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智能导弹”,目前一项Rina-S临床研究,正在招募肺癌/子宫内膜癌患者。
TP53是关键抑癌基因,在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不同人类癌细胞的基因组测序显示,42%的癌细胞携带TP53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