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食道癌在未扩散之前就诊断出来并加以治疗的话,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43%
食道癌治疗 2021-12-28
随着癌症精准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曾经“无药可用”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因精准治疗的发展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案,获得了“长生”。
肿瘤靶向治疗 2021-12-28
2021年12月23日,FDA授予新型HER3靶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Patritumab Deruxtecan(U3-1402),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肺癌靶向治疗 2021-12-28
很多癌友们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个硼中子疗法是针对所有癌症的吗?是据说能够达到治愈吗?目前国内哪里可以治疗?”
肿瘤精准放疗 2021-12-28
理论上来说,每一种驱动基因突变的存在,都对应着一类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
肺癌靶向治疗 2021-12-27
斯鲁利单抗预计在近期提交上市申请。如果顺利,患者有望在明年与这款新药正式“见面”。
肺癌免疫治疗 2021-12-27
但只有正视差距,才能找到提升的方向。中国的癌症治疗领域的短板,究竟在哪里?
肿瘤治疗 2021-12-27
这篇“寻药”成功的案例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排名前十的癌症医院之一。
2021年12月22日,Allarity Therapeutics发布的公告中称,其研发的新药Dovitinib(暂译名:多韦替尼)的上市申请已经提交至FDA审批,作为肾细胞癌患者三线治疗的潜在选择。
肾癌 2021-12-27
这位患者首先接受的一线治疗方案不良反应非常严重,但幸运的是,她还没有出现耐药突变,仍有机会立刻更换方案,再次获益!
看到这么多数据,大家不禁要感叹:为何中日5年生存率对比,差距居然如此之大呢?
日本就医 2021-12-27
外周T/NK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苦难户”,五年生存率徘徊在30%左右。
淋巴瘤 2021-12-27
因肺癌去世的名人数不胜数,毋庸置疑的是,肺癌已成为中国居民癌症中的头号杀手!
近两年,NTRK基因无疑成为全球最火的抗癌靶点之一,因为这是目前在全球首个被发现的不区分癌种的可用药基因。
肿瘤靶向治疗 2021-12-17
第二诊疗意见,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在已经获得诊断(第一诊断意见)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主治医生以外别的其他医疗机构或医生寻求更多的诊疗建议,来确认判断和评估治疗方案。
远程会诊 2021-12-17
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新方法:电场疗法!尼古拉斯就是一个妥妥的实践受益者。
肿瘤治疗 2021-12-17
TTF设备分别于 2011 年和 2015 年获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用于辅助治疗复发性和新诊断的 GBM。
脑瘤 2021-12-17
研究者们发现将基于钌的 SeCT 治疗剂单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可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存活率。
依鲁替尼可以提高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生存率 B 细胞淋巴瘤(DLBCL )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占全球淋巴瘤病例的 40%。DLBCL 患者通常接受称为 R-CHOP 的化疗方案,其中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但 R-CHOP 并非对所有 DLBCL 患者都有效。 根据一项发表在Cancer Cell 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将靶向治疗依鲁替尼 (Imbruvica) 添加到标准化疗方案中可以延长一些患有特定形式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淋巴瘤 2021-12-17
免疫调节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及癌细胞,包括胸腺肽,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等。
肿瘤营养 2021-12-17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全球首次采用“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PD-1抑制剂+AI”联合疗法,助两位伴门静脉癌栓(PVTT)及肺转移的晚期肝细胞癌(aHCC)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分别保持无瘤生存2年和4年,相关研究成果已刊发于国际权威期刊《肝癌》。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迎来一个颠覆性的转折点——癌症疫苗的崛起,正将我们从被动的“防守反击”带入主动的“精准歼灭”新时代。
2025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接种mRNA新冠疫苗的癌症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2025年10月25日,由国内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公益科普平台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与上药云健康“白雪世界关爱社区”联合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博医同行协办,全球肿瘤医生网承办的第二届 “希望之光” CAR-T 细胞免疫治疗康复大会圆满收官。
JAB-21822(枸橼酸格来雷塞片,格西拉西,Glecirasib)是一种强效的、不可逆的KRAS G12C抑制剂。
IL15共表达能显著提升GPC3-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扩增能力、肿瘤内存活率及抗肿瘤活性,为肝癌等GPC3阳性实体瘤治疗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