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化疗副作用怎么缓解,益生菌缓解症状+提升体能,帮乳腺癌患者闯过这道难关
乳腺癌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癌症,2022年新发病例占11.5%。化疗虽为治疗主要手段,但存在“无差别攻击”的局限——不仅针对癌细胞,还可能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毛囊、口腔、胃肠道及生殖系统等正常细胞,从而引起疲劳、感染、出血、脱发、胃肠道紊乱等副作用,最终可能导致患者被迫中断治疗、进而影响生存率,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补充替代疗法,以减少化疗相关风险。
而近年来研究发现,益生菌作为潜在替代疗法备受关注。这类由活微生物组成的制剂,在适当剂量下对癌症患者有益,尤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产生抗增殖作用,有望减轻病情、改善预后。
2025年开展的一项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潜力。该研究旨在探究7种益生菌配方对化疗相关副作用的影响,同时评估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及卡氏体能评分,其结果为多菌株益生菌补充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的潜在作用提供了初步证据,有望为优化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益生菌成化疗"好帮手"!助乳腺癌患者症状缓解+体能提升
该研究纳入28例接受化疗联合益生菌补充的乳腺癌患者。
结果显示:多菌株益生菌可缓解患者疲劳与恶心症状。补充益生菌后,卡氏体能量表评分显著提高,中位数为100、90;p<0.001。可以推测,疲劳和恶心等症状的改善将会影响患者身体功能的持续改善。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改善,分别为11.6mg/dL、10.05mg/dL;p =0.008。如果以高BUN水平的患者为基线,服用益生菌对BUN的改善具有良好的影响。
综上,研究为多菌株益生菌缓解化疗相关副作用提供了初步证据,可显著改善患者卡氏评分及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未来需更大规模研究验证,以推动其临床应用。
▲截图源自“PHARMACIA”
肠道藏着抗癌"主力军"!益生菌撑起抗癌"半边天",靠这3招击退癌细胞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淋巴组织外,肠道作为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重要免疫器官,实则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人体约70% 的免疫细胞都集结在肠道之中。倘若把人体比作一个庞大的 “微生物王国”,那肠道就如同王国内最为繁华的 “大都市”。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蕴藏着百万亿计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含真菌、病毒、细菌等各类微生物,它们共同协作,为维持宿主的健康立下汗马功劳。而在这些微生物中,益生菌的占比超过95%,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在适量情况下,为其宿主提供多种有益影响。
早期对于益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作为食品或膳食补充剂时所发挥的营养作用。然而,近期的研究重点则转向了益生菌在医学和治疗领域的功能,其中在癌症领域的作用亟待突出。益生菌在癌症防治方面的作用广泛,其抗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证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对改善转移癌、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种的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望成为癌症和免疫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2、持久群可参与多种癌症的进程,妇科癌症是其中之一。以宫颈癌为例,菌群补充剂已被证实会通过影响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清除及持续状态,进一步影响HPV感染情况,同时还会通过改变TGFβ1等免疫系统蛋白的水平,对初步免疫反应产生影响。
3、益生菌丁酸梭菌能够减弱患者肺癌引起的腹泻症状,同时缓解全身过敏反应。
小编寄语
积极保持肠道健康、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增强传统抗癌药的疗效,降低放化疗、手术等传统治疗的副作用。
但鉴于癌症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在使用微生物组进行个性化抗癌前,需要对患者的微生物组,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分析,以便为癌症患者设计特征性微生物组介导的抗肿瘤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消除治疗副作用。
最后医学部温馨提示,如果癌症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健康体重、正常的营养需求时,需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口服营养补充或肠外营养支持。如果您还想了解肠道菌群、粪菌移植、定制益生菌的更多讯息,可以将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医学部,获取专业营养师的帮助。
参考资料
[1]Kirtishanti A,et al. Effect of multi-strain probiotics supplementation on chemotherapy-related side effects among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 pilot trial[J]. Pharmacia, 2025, 72: 1-9.
https://pharmacia.pensoft.net/article/144998/
2. 备注【癌种】申请方舟援助计划
患者咨询电话:400-666-7998
全球肿瘤医生网提醒患者:国内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NK细胞
TILs细胞,TCR 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技术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未获准在医院正式使用。国内患者可以参加正规临床试验,在医生的监管下使用,全球肿瘤医生网不推荐患者贸然尝试任何医疗机构和研发机构的收费治疗。
本网站新闻资讯、文章、研究数据、治疗案例均来自于国内外医学论文,所涉及到的新药、新技术有可能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癌症治疗目前尚无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参加新药新技术临床试验。

-
-
肿瘤电场疗法——被FDA批准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等
目前电场疗法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以及恶性胸膜间皮瘤,并且在目前在六大实体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详细»
-
-
临床试验中心——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提供癌症临床试验招募信息、抗肿瘤新药受试者招募信息。 详细»
-
-
乳腺癌化疗副作用怎么缓解,益生菌缓解症状+提升体能,帮乳腺癌患者闯过这道难关
这类由活微生物组成的制剂,在适当剂量下对癌症患者有益,尤其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产生抗增殖作用,有望减轻病情、改善预后。 详细»
-
-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新药莱古比星临床试验志愿者招募进行中
近期,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化疗药物莱古比星在骨转移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国内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有望迎来全新治疗方案。 详细»
-
-
2020年NCCN乳腺癌化疗方案,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药物,乳腺癌用药,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根据不同的分期,ER/PR/HER2不同的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选择的治疗手段也不同。 详细»
-
-
化疗对老年乳腺癌身体活动能力有巨大影响
老年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年轻女性,几乎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一半,大多数乳腺癌死亡发生在65岁或以上。尽管如此,我们对乳腺癌 详细»
-
-
这类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可延长生存期达10余年
化疗显著延长ER阴性局部复发乳腺癌患者的无癌生存期。随访10年时,70%的患者无癌生存,而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仅有34%。ER阳性ILRR患者没有这种益处(58%vs 62%)。因此,对于ER阴性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来说,辅助化疗仍能显著获益。 详细»
-
-
早期乳腺癌化疗及治疗建议的演变
美国斯坦福大学Kurian等报告,对于淋巴结阴性/微转移和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化疗比例和肿瘤医生的化疗推荐均随着时间推移 详细»
-
-
最新数据:化疗脑与炎症的关系
一项已发表的初步研究表示,血液中炎症在化疗脑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为科学家长期以来的坚持提供了证据。Michelle C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它可能会为癌症患者鉴别炎症标志物提供新的方法,然后用药物治疗炎症或锻炼改善认知和其他症状。 详细»
-
-
乳腺癌化疗后的神经病变可持续多年
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接受辅助化疗的早期乳腺癌(ESBC)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这些症状甚至在完成治疗后数年内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