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全球肿瘤快讯
甲状腺切除术范围和主动监测如何选?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2017-12-06 17:46
甲状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备受关注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国内开始重视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国内有文献报道: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甲状腺癌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个人行为因素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现在还不清楚。近期,几项研究分别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范围与主动监测的选择问题、分子诊断对甲状腺结节手术的影响及RAS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现分享如下。
甲状腺切除术范围和主动监测如何选?
甲状腺癌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发病率增加了三倍,而这几乎完全归因于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率的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定义为最大直径不超过1 cm的癌症,几乎占乳头状甲状腺癌的50%。它生长缓慢,引起症状和死亡的风险极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Ralph P. Tufano认为:手术+放射性碘(RAI)的治疗模式显得过于陈旧,这促使美国甲状腺协会(ATA)重新审视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方案。(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6年5月19日在线版)
主动监测 VS 甲状腺切除术
PTMC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6%,疾病特异性死亡率小于1%。这些结果可能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惰性程度而非手术治疗效果——类似的结果在PTMC患者接受主动监测的前瞻性试验中得到证实。但是,甲状腺切除术能够切除肿瘤,减少随访,可能降低未来进一步干预的风险,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可能会抵消手术带来的获益。此外,甲状腺切除术不能排除对疾病复发的长期监测。因此,像PTMC这样低风险的肿瘤是否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引发了学界的讨论。
ATA 2015年指南反对对直径不超过1 cm的甲状腺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即使这些结节有一些不良特征(但无甲状腺外浸润或淋巴结肿大等)。此外,ATA修订了手术立即干预这一方式,建议对于风险非常低的肿瘤,如PTMC,在没有侵袭、转移、细胞学或分子生物学上侵袭性疾病的证据时,采取主动监测的方式以替代手术。主动监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不必要的并发症,是RAI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治疗的一种潜在性替代治疗手段。
Tufano介绍:主动监测的最大挑战是排除那些可能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的患者。所有大肿块、高度侵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必然都会经历PTMC这个阶段。16%的主动监测患者随后需要进一步干预。根据大肿块的DTC建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的预后不良预测风险因素不能很好地在PTMC中得到体现。
多项研究已经阐明PTMC中临床和影像学上的不良预后因素,这在ATA 指南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对于这些患者,主动监测可能不是理想的治疗方式。最后,PTMC的早期管理策略应该是由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整体治疗策略,且与随访相一致。对于放弃主动监控转为手术治疗的因素也应当得到明确的界定。
如果进行手术,甲状腺切除范围似乎不影响长期死亡率或复发率。PTMC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时尽管切除范围不同,但预后都比较好。虽然甲状腺全切除术可以简化随访,降低了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可能,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但低风险PTMC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生存时间并不优于腺叶切除术。此外,它的风险更高。
因此,2015年ATA指南规定,如果PTMC患者为单个病灶,局限在甲状腺内,超声特征好,临床上未检测到淋巴结转移,无甲状腺癌家族史或既往头颈部放疗史,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就足够了。除非随后被检测出局部复发,否则不应该进行甲状腺全切。
DTC切除范围不大于4cm
针对几乎所有肿块大于1 cm的DTC,甲状腺全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首选手术治疗选择。然而,基于的数据,2015年ATA指南已考虑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作为肿块直径为1~4 cm的DTC患者的一种选择。对于低危患者有选择性地进行RAI治疗。因此,甲状腺全切除术+RAI已经走下了神坛。在50%~75%的患者中,剩余的甲状腺叶可以让患者避免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如果术后需要行RAI检查和治疗,甲状腺全切除术应当作为首选,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对于中危患者,可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ATA指南指出,如果患者疾病局部复发风险高,或对侧腺叶也有合并症(ATA中有规定),可以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以利于后续RAI治疗或同时解决对侧甲状腺病变。
新指南更注重个体化原则
Tufano总结:对于DTC患者,高危者应注意提供早期根治性的治疗措施,低危者应避免过度治疗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在ATA指南中这些问题已得到详述。
ATA指南的第3版更新着眼于个体化,风险评估分析的治疗模式。 的治疗方式包括DTC患者与多学科治疗团队之间充分的讨论,以帮助患者选择能带来最大获益的治疗方式。
转自:全球肿瘤快讯
转自:全球肿瘤快讯
- 下一篇:甲状腺癌术后摄片频繁,但实际无益?
- 上一篇:甲状腺结节活检的新思路
扫描二维码,加入病友群

推荐营养品
推荐临床新药
相关资讯新闻more>>
- 国内八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已上市,pd1/pd-l1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国内pd1/pd-l1价格
- 拉罗替尼价格确定,不同晚期癌症患者的新希望,这些国家已上市
- 国内多项实体瘤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招募患者啦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TIL疗法,TIL细胞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盘点
- 晚期肾癌靶向药新药MK-6482(原名PT2977)强势来袭疾病控制率高达80%
- 2020年最新癌症靶向,免疫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招募信息汇总!
- 什么是细胞免疫疗法,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肿瘤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 治疗性癌症疫苗,肿瘤疫苗,抗癌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树突(DC)细胞免疫疗法,Provenge(Sipuleucel-T)
- 癌症为什么做基因检测,肿瘤为什么要基因检测
- 质子治疗肿瘤,质子放疗,质子疗法一个部位照射,全身肿瘤消失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TIL疗法,TIL治疗,TIL免疫治疗向实体肿瘤宣战
- 吃了两盒泰瑞沙了,再吃易瑞沙,会起相反的作用吗?
- 树突状细胞疫苗,树突细胞免疫疗法,DC细胞免疫疗法在各类癌症中的研究进展盘点
全球抗癌快讯 more>>
- 2019年中国排名第一的肿瘤医院,中国肿瘤医院排名,全国肿瘤医院排名TOP100
- 2019年中国全国肿瘤医院排名,全国肿瘤医院前十名,全国医院肿瘤科排名
- Ngs检测,Ngs基因检测,Ngs基因检测什么意思
- 2019中国医院排名排行榜,中国十大医院排名,中国医院排名前十
- 2019全国医院排名,全国医院综合排名,全国医院排名前十名
- 靶向药物吃了5年,靶向药肿瘤消失案例
- 40张图片带你看清各类肿瘤的真面目!
- 2021年PD1纳入医保最新消息,七款免疫药物全部参与医保谈判?癌症免疫治疗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 2021年PD1纳入医保最新消息,卡瑞利珠单抗医保可以报销吗,什么时候进医保,2021年卡瑞利珠单抗纳入医保
- 2021年PD1纳入医保最新消息,卡瑞利珠单抗何时纳入医保,卡瑞利珠单抗2021年会纳入医保4项适应症
- 什么是CarT治疗,CarT免疫疗法
-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药物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泰圣奇、特善奇、T药),阿特珠单抗价格
- 北京301质子治疗中心,涿州一州质子肿瘤医院,涿州质子医院,河北一洲质子肿瘤医院
- 2021年纳入医保的PD1有哪些,2020年免疫治疗医保目录,免疫治疗医保,免疫治疗纳入医保最新消息
- 靶向药物大全,靶向药价格表,哪些靶向药在医保范围
- 靶向药物吃了10年实例
- 靶向药肺癌,最新肺癌第四代靶向药
- 肿瘤基因检测费用要多少钱,癌症基因突变检测,肿瘤基因检测有用吗
- Braf基因检测到V600e突变,Braf基因突变怎么办
- Cart治疗、Cart疗法,2019年这两种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最值得期待!
- NK免疫细胞疗法,NK细胞疗法一针多少钱
- 2020年晚期癌症肿瘤广谱靶向药拉罗替尼(Vitrakvi)价格多少钱一盒,国内免费用药招募中
在线申请临床新药
填写信息,专业医学人员帮您匹配合适项目从报名到陪同检查、筛选,我们一直在身边
电话:400-666-7998
版权所有·北京环宇达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427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088
食品安全许可证JY11106082919530
客服投诉邮箱:doctor.huang@globecancer.com
© 2009-2019 北京环宇达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提示:本网站只为患者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医生咨询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
由患者、医院和主治医师决定和实施治疗方案,本网站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