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瑞士洛桑的ADC Therapeutics公司向FDA提交了以CD19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loncastuximab tesirine(以下简称Lonca,原代号ADCT-402)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淋巴瘤 2020-09-29
这款代号为RXDX-101药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恩曲替尼(Entrectinib),在2019年8月已经获得了FDA的批准震撼上市,成为全球第三款不限癌种的广谱抗癌药。
脑瘤 2020-09-29
TOMO其实就是放疗的一种,TomoTherapy(简称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属于最新一代放射治疗设备。
肿瘤精准放疗 2020-09-28
什么是术中放疗?在人们的意识中,罹患肿瘤首先想到的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卵巢癌 2020-09-28
在2020年ESMO大会上,研究者共公开了两项采用乐伐替尼+派姆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联合用药研究初步结果。
癌症 2020-09-28
近期,国内某生物公司与三甲医院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PD-1位点定点整合,研制出全球首款PD-1敲除非病毒CAR-T产品。
肿瘤细胞治疗 2020-09-28
近期,国内某生物公司的新型溶瘤病毒产品VG161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具有可注射病灶的晚期恶性实体瘤,这是国内推出的第二款溶瘤病毒药物。
近两年兴起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可谓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匹黑马,它的出现代表了个性化癌症治疗的重大进步,特别是给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第一三共制药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曲妥珠单抗deruxtecan,即DS-8201),用于治疗HER2阳性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复发性胃癌患者。
2020年9月25日,飞跃制药公司(Leap Therapeutics)发布公告称,FDA已经授予了该公司研发的创新药物DKN-01快速通道资格。
胃癌靶向治疗 2020-09-27
2020年9月24日,辉瑞公司发布公告称,FDA接受了辉瑞公司提交的克唑替尼补充新药申请,用于治疗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小儿患者的新适应症。
淋巴瘤 2020-09-27
这一研究结果,使O药成为第一个在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或食管腺癌患者治疗方面,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的PD-1抑制剂。
癌症 2020-09-27
相对与常规标准治疗方案,抗体偶联药物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对患者生存状况有极大的改善。
宫颈癌靶向治疗 2020-09-27
TILs疗法,简单点讲就是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分离纯化,挑选出其中能特异性抗癌的淋巴细胞,扩增活化后回输。
肿瘤细胞治疗 2020-09-27
值得一提的是,31.9%的5年OS率和26.3个月的中位OS力证免疫治疗对PD-L1 TPS≥50% NSCLC患者的疗效,这意味着每3位患者就有1位有希望活过5年!
肺癌免疫治疗 2020-09-27
2020年9月24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刚刚发布了本年度最新的癌症进展报告,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癌症治疗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2020年9月21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兆电子伏特,标志着中核集团自主研发质子治疗系统实现重要里程碑节点。
肿瘤精准放疗 2020-09-25
在本届ESMO大会上,一款新药、两个新用药组合的研究数据公开,让小汇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吧。
肺癌治疗 2020-09-25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患者可以匹配到各种适合自己突变类型的靶向药物,生存期和生存质量较仅能使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时期有了显著的提升。
肿瘤基因检测 2020-09-25
今年4月,FDA加速批准了靶向药培米替尼(Pemigatinib,商品名Pemazyre)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经治晚期胆管癌患者。
胆管癌 2020-09-25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
mRNA是一种天然分子,能向人体细胞发出指令,然后制造靶蛋白或抗原,从而激发出人体的免疫反应。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应用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黑色素瘤临床研究(NCT04951583)”的重磅数据!
《临床癌症研究》报道的临床试验(NCT00910650)便聚焦这一方向,在HLA-A2.1阳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探索了MART-1TCR转基因淋巴细胞过继转移联合MAR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