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X-527通过使用IgG1单链抗体形式,将阻断PD-1通路与通过CD27共同刺激T细胞合成1分子结合起来,将两种机制整合到一个分子中发挥作用。
肿瘤临床试验 2020-09-21
本周在癌症领域没有重磅批准信息,但周末两天召开的ESMO和CSCO两项会议将为我们带来许多重磅的、关键性的研究结果,我们将在下周时间内为大家整理。
肿瘤治疗 2020-09-21
根据2020年ESMO大会提前公开的海报,一款针对多种实体瘤的新药futibatinib即将在大会上公开其治疗FGFR2融合/重排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的Ⅱ期研究中期数据。
胆管癌 2020-09-21
在《罕见靶点》这一栏目中,小汇将带大家梳理这些癌症“罕见靶点”,并为大家科普针对这些罕见靶点的“特效药”。
基因变化(称为突变)在癌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突变会导致细胞生长失控,从而导致癌症。
肿瘤基因检测 2020-09-18
除ALK和ROS1这对“好兄弟”以外,还有一个新兴的、潜力更加特殊、并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钻石”靶点——NTRK。
癌症 2020-09-18
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且肝癌对放化疗并不敏感,因此,靶向药成了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
肝癌靶向治疗 2020-09-18
近期,一项派姆单抗联合电场治疗的新肺癌试验为胸膜间皮瘤的治疗引领了新方向。
间皮瘤 2020-09-18
溶瘤病毒的使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科学家对溶瘤病毒治疗癌症越来越感兴趣。
肿瘤细胞治疗 2020-09-18
基因检测能够帮助肿瘤医生针对不同分子变异类型的患者,选择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从而实行靶向药物治疗。
肺癌靶向治疗 2020-09-18
今天小编要分享一则名叫梅森·凯特雷的15岁男孩的抗癌故事,梅森(Mason)是英国首批接受质子束治疗的患者之一,也是首批公开治疗的患者。
脑瘤 2020-09-18
精准治疗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以靶向药物治疗为代表。
全球肿瘤医生集团是全球肿瘤医生网与各地医生联合建立的肿瘤患者就医服务平台,旨在帮助各地患者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识别可能发展为肝癌的人。该方法使用简单的血液检测来检查患者先前是否接触过某些病毒。研究结果发表在的Cell中。
肝癌基因检测 2020-09-17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方案,用于恢复因治疗某些癌症而使用的高剂量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破坏了造血干细胞的人的血液。
干细胞治疗 2020-09-17
针对肺癌的这一特点,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方案应在有效抑制G2032R耐药突变的同时兼顾入脑能力,即药物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肿瘤临床试验 2020-09-17
近期,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款新型SHP2抑制剂IACS-13909能够克服非小细胞肺癌的多种耐药机制,为克服AZD9291耐药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肺癌靶向治疗 2020-09-17
近期,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款新型SHP2抑制剂IACS-13909能够克服非小细胞肺癌的多种耐药机制,为克服奥希替尼耐药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针对30例复发风险极高的AML患者,在其缓解后采用“WT1mRNA电穿孔树突状细胞(DC)疫苗”进行治疗。
据驯鹿生物官网报道,2025年7月9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授予我国驯鹿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BCMA 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Fucaso)孤儿药资格(ODD),适用于经至少三线治疗进展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需用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接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肿瘤成功缩小,仅两周便康复出院,出院时状态良好,目前肿瘤仍在持续缩小中。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