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小编将要送给各位肺癌癌友们一份额外的礼物!就在11月25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网发布了2021年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实践指南。
肺癌治疗 2020-12-02
临床上,疾病耐药指在初始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疾病再次进展。在肿瘤的治疗中,“耐药”经常作为“疾病进展”的同义词来使用。
最新版的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推荐肺癌患者应检测的靶点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兴靶点MET、RET、HER2,另外还有肿瘤突变负荷(TMB)。
根据一项2期试验(NCT03400917)的数据,AV-GBM-1是一种个性化的癌症疫苗,在新诊断出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
脑瘤 2020-12-01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BMS这一双免疫疗法已在胸膜间皮瘤中取得重大进展,有望打破这个领域15年无新药僵局。
间皮瘤 2020-12-01
丽莎·伍登在比弗顿诊所的OHSU骑士癌症研究所接受治疗伍登了解了很多关于电场疗法的技术信息。
莫莉(Cassidy)知道她已经没有其他的治疗选择,最后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她通过UArizona癌症中心申请参加了一项临床试验-个性化癌症疫苗。
肿瘤细胞治疗 2020-12-01
TILs疗法中文称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简单点讲就是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分离纯化,挑选出其中能特异性抗癌的淋巴细胞,扩增活化后回输。
如果把PD-1/L1比作免疫治疗的第一张“王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比作第二张“王牌”,那么免疫治疗的第三张“王牌”无疑是癌症疫苗!
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进展莫过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中晚期实体瘤患者延长生存期提供了新的选择。
癌症 2020-12-01
近期内,无癌家园小编获悉,由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针对癌症肿瘤的新型CAR-T细胞疗法,在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身上显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大多数时候,癌症被视为一种“老年性”的疾病。随着年龄增大,基因突变逐渐积累,最终某个或某些逃脱了免疫系统“查杀”的突变积累起来,增殖成为了肿瘤。
儿童肿瘤 2020-12-01
2020年11月18日,一篇刊登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称慢阻肺)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环境可能存在特殊的异常。
肿瘤营养 2020-12-01
就在不久前,AMG510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公开,为这种结直肠癌“最难治”突变类型的患者,送上了一份宝贵的希望。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 2020-12-01
虽然不像胰腺癌那样被冠以“癌中之王”的恶名,但胆管癌同样是一种难治而高危的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所有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5%。
胆管癌 2020-11-30
细胞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正常是维持生命过程的基础,对于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癌症 2020-11-30
如果基因检测发现了突变自然是好的,意味着患者可以开始尝试各类靶向药物;但并非每位患者都能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有药物的靶点,而且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耐药等原因而陷入了无靶向药可用的境地。
肿瘤化疗 2020-11-30
2020年11月2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地诺单抗(denosumab,Xgeva)上市,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
骨髓瘤 2020-11-30
2018年11月26日,整个医疗界和癌友圈都为一款FDA新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沸腾,这就是全球首个不区分肿瘤来源用于初始治疗的靶向药--Vitrakvi 。
最近,美国排名第二的知名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瑟琳医院再次报道了这款药物给他们最小的一位肿瘤患者带来的神奇治疗效果。
儿童肿瘤 2020-11-30
近期,《实验血液学与肿瘤学》发表报告,总结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实体瘤TIL疗法最新动态,包括单药/联合疗法疗效数据、技术创新及多癌种应用探索。
2025年5月30日,《Blood》期刊发布一项基于儿科真实世界CAR-T联盟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真实世界CAR-T疗效合作项目的回顾性数据,旨在评估这两款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年10月14日,据“PR Newswire”报道,云顶新耀肿瘤相关抗原(TAA)癌症疫苗EVM14,在美国开展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如果说化疗和放疗是癌症治疗中的“炸弹轰炸”,那么mRNA癌症疫苗,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内部特种兵训练”。
在新冠疫情中崭露头角的mRNA技术,让全球第一次见识了“指令式医疗”的威力。如今,这项技术正被搬上更艰难的战场——癌症。
根据OncLive报道,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肿瘤学界正密切关注FDA的多项关键监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