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子宫癌的预后很好,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五年相对生存率估计值为80%至90%。因为子宫癌一般可以在早期诊断出来,它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绝经前后的异常出血,体重减轻和骨盆疼痛。
宫颈癌治疗 2019-04-23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高发癌症之一,大约85%-90%的卵巢癌是上皮癌。对于患有4期卵巢癌的患者,统计数据显示17%-20%能存活5年,
卵巢癌 2019-04-23
美国贝勒医学院血液学和肿瘤学副教授Benjamin Leon Musher在接受采访时针对肝癌近年来的进展做了一个全面系统性的分析,全球肿
肝癌靶向治疗 2019-04-23
Clofazimine(氯法齐明)是一种长期用于治疗麻风病和肺结核的抗生素,如今,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抗癌药!会被重新用作三阴性乳
乳腺癌靶向治疗 2019-04-23
今年4月10-13日,2019年ELCC(欧洲肺癌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几天,会议上又公布了肺癌治疗的各种最新的数据,璀璨夺目。给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为大家做了系统性的整理,供大家参考。
肺癌靶向治疗 2019-04-23
2000年,以色列教授Yoram Palti利用他在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技术,这种技术会消灭肿瘤细胞,同
癌症 2019-04-22
质子治疗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患者对此技术一知半解。从2004年第一台质子治疗设备引进中国也有14年的时间,这个高端的放
肺癌是世界第一大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无癌能及,罹患肺癌,就如同天塌下来一样。近年来,随着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快
肺癌靶向治疗 2019-04-22
放疗是多数癌症患者必须经历的治疗手段,放疗可以代替手术成为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据报道,约70%左右的癌症患者需要放疗。而如
4月19日,全球肿瘤医生网联合北京迦南门诊举办的第三期抗癌大讲堂圆满落下帷幕。这一期大讲堂与大家共同分享主题为:精准治疗时
癌症 2019-04-21
质子治疗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患者对此技术一知半解。从2004年第一台质子治疗设备引进中国也有15年的时间,这个技术到底
癌症 2019-04-18
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很少,总体反应的患者比例通常低于10%,三线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5-9个月。根据一项新的II期研究
卵巢癌 2019-04-18
广谱抗病毒药、广谱抗生素、广谱流感药,这类具有广谱作用的药物似乎更加深得民心。其实不难理解,患病的人都想通过一种药就能获
肉瘤是一类源于软组织(84%)或骨组织(14%)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部位。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患上肉瘤。它在成人中很少见,约占所有成人癌症的1%。然而,在儿童中非常常见,约占所有儿童癌症的15%。
儿童肿瘤 2019-04-17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大约有17%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受到影响。前列腺癌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癌症,许多死于其他原因的人被发现患有前列腺癌,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前列腺癌 2019-04-17
最近,发表在癌症遗传学杂志Oncogene上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幽门螺杆菌除了与胃炎有关外,还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发生的重
胃癌治疗 2019-04-17
文前科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协会之一。它于1907年成立,会员超过3万名。今年的A
膀胱癌已被证明对于铂类、吉西他滨、阿霉素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敏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联合方案包括:吉西他滨和顺铂;甲氨蝶呤、长春碱、多柔比星和顺铂[DDMVAC]。
膀胱癌 2019-04-17
中国人总说民以食为天,吃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但中国人消化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却相对很高,其中尤以食管癌最为典型。2012年,全球的
食道癌治疗 2019-04-17
一提到靶向药治疗,肯定先想到肺癌,因为目前非小细胞肺癌获批的靶向药最多。肺腺癌有比较高频的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在亚裔肺腺
肺癌靶向治疗 2019-04-17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
mRNA是一种天然分子,能向人体细胞发出指令,然后制造靶蛋白或抗原,从而激发出人体的免疫反应。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应用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黑色素瘤临床研究(NCT04951583)”的重磅数据!
《临床癌症研究》报道的临床试验(NCT00910650)便聚焦这一方向,在HLA-A2.1阳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探索了MART-1TCR转基因淋巴细胞过继转移联合MAR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