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公司近日宣布,FDA已接受七公司的KEYTRUDA(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用于转移性或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免疫治疗 2017-01-23
晚期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的有效率可达70%~80%,有效持续时间能达到1年,平均生存期为2~3年,一些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达到了5年以上
癌症 2017-01-23
2017年1月19日,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了名为ONO-4538-12的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Nivolumab使得标准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经
胃癌临床试验 2017-01-22
2017年1月15日,Best of SABCS 2017 China大会于在上海召开。此次大会上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沈镇
乳腺癌治疗 2017-01-22
【肺癌多学科会诊病例分享】孙HC,女,26岁,半月余前右颈部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做颈部CT: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胸片未见
胰腺癌治疗 2017-01-22
肿瘤资讯: 今年ASH大会上生物类似药,尤其是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肿瘤瘤领域的关注,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
癌症 2017-01-21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且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预计胃癌新发病例约
胃癌治疗 2017-01-21
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与胃的浆膜源于同一胚层,共同构成小网膜囊,胃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到胰腺被膜,脱落的癌细胞易在
胃癌手术 2017-01-21
最近,来自Krembil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控制大脑中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或许能够阻断髓母细胞瘤动物模型中脑瘤的形
脑瘤 2017-01-21
据《每日邮报》报道,作为第四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靶向药物Kadcyla (ado-曲妥珠
乳腺癌靶向治疗 2017-01-20
现代人应酬堕入牛毛,有些人甚至十天半个月内天天都是饭局,久而久之回家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胃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胃癌的发
胃癌治疗 2017-01-20
在我们每日放纵的胡吃海喝伤害我们的肠道的时候,可曾想过正在透支自己的健康银行呢?Nature上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能够维持接
2017-01-20
摘要肿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一般都非常关心应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的问题。有的还特别提到是否需要吃补品或营养品。中医认为癌症患
食道癌治疗 2017-01-20
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已取代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成为当前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
乳腺癌治疗 2017-01-20
对于细胞治疗领域来说,2016一定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从资本过热的鱼龙混杂到魏则西事件后的行业停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闻风丧胆纷
肿瘤细胞治疗 2017-01-20
PD-1/PD-L1抗体,肿瘤治疗的里程碑 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药物在癌症研究和治疗领域大放异彩,展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
肺癌免疫治疗 2017-01-19
2015年12月,52岁的贾先生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肺腺癌,病理组织EGFR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2016年1月份,贾先生在国内权威肿瘤医院
肺癌靶向治疗 2017-01-19
食道癌系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放射治疗食道癌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食道癌精准放疗 2017-01-18
一般来说癌症治疗都在白天进行。不过根据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研究称,白天癌细胞的生长受到身体天然激素的抑制,研究
乳腺癌治疗 2017-01-18
个性化癌症疫苗是精准医疗的目标之一,是研发的重点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生物医药公司争抢的热门领域。近日,Nature Materials
乳腺癌细胞治疗 2017-01-18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
mRNA是一种天然分子,能向人体细胞发出指令,然后制造靶蛋白或抗原,从而激发出人体的免疫反应。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应用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黑色素瘤临床研究(NCT04951583)”的重磅数据!
《临床癌症研究》报道的临床试验(NCT00910650)便聚焦这一方向,在HLA-A2.1阳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探索了MART-1TCR转基因淋巴细胞过继转移联合MAR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