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IASLC北美会议期间,一项针对阿法替尼二线治疗转移性肺鳞癌的真实世界调查公开了统计数据,耐受性较好,疗效显著超过标准化疗。
肺癌靶向治疗 2020-10-23
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新型的癌症治疗手段相继出现,其中免疫治疗如火如荼地开展,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肿瘤免疫治疗 2020-10-23
2020年10月20日,阿斯利康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奥希替尼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
肺癌治疗 2020-10-23
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增加免疫疗法的功效,这项发现使微生物疗法有可能被纳入免疫疗法中,从而更好的治疗癌症。
肿瘤营养 2020-10-23
VB10.NEO设计用于特异性激活患者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称为新抗原)的免疫系统,而bempeg设计用于在周围和肿瘤微环境中扩增和增殖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
头颈癌 2020-10-22
I期临床试验是评估RNA-LPX疫苗FixVac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淋巴瘤 2020-10-22
2020年10月20日,阿斯利康宣布FDA已经授予奥希替尼(Osimertinib,Tagrisso)优先审批资格,作为手术完整切除后的EGFR突变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
肺癌靶向治疗 2020-10-22
近期,一篇发布于《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针对一个全新靶点的新药Telaglenastat,为超过2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疗法”,可谓是风头正盛,特别以PD-1/PD-L1为代表,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已被纳入一线治疗,且成绩斐然。
肺癌免疫治疗 2020-10-22
近期,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正式发布了首部含金量超高的转移性癌症患者二代测序指南。
肿瘤基因检测 2020-10-22
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先进的放疗手段之一,无论是癌症还是良性肿瘤,近年来质子重离子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肿瘤精准放疗 2020-10-21
儿童肿瘤不同于成年癌症患者,他们通常面临成年人不需要接受的癌症治疗所带来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发育迟缓,激素缺乏以及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儿童肿瘤 2020-10-21
本周有几项重要批准信息,包括派姆单抗的霍奇金淋巴瘤补充适应症,及纳武单抗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新适应症的优先审查资格等。和小汇一起来看看这些咨询吧。
肿瘤治疗 2020-10-21
近期,又一款广谱抗癌药Taletrectinib(DS-6051b / AB-106)登上了国际癌症顶级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癌友圈中引起了轰动。
肺癌临床试验 2020-10-2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放射治疗也不断升级换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的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细胞的理想放疗技术逐渐登上舞台。
肺癌精准放疗 2020-10-21
国家癌症中心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所有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30.9%,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66%。
癌症 2020-10-21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乳腺癌是中国发病率第5的癌症,2018年新发患者数量共约30.4万,死亡患者数约为7万。
乳腺癌临床试验 2020-10-21
粪菌移植,听起来有点“重口味”,其实这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通过粪菌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在《罕见靶点》这一栏目中,小汇将带大家梳理这些癌症“罕见靶点”,并为大家科普针对这些罕见靶点的“特效药”。
癌症 2020-10-20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每15000个新生儿中会有1个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在2岁左右。
头颈癌 2020-10-20
近年来,随着免疫细胞疗法(含TCR-T、CAR-T、TIL细胞等)的发展,这类通过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新型疗法,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可能。
近期,《实验血液学与肿瘤学》发表报告,总结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实体瘤TIL疗法最新动态,包括单药/联合疗法疗效数据、技术创新及多癌种应用探索。
2025年5月30日,《Blood》期刊发布一项基于儿科真实世界CAR-T联盟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真实世界CAR-T疗效合作项目的回顾性数据,旨在评估这两款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年10月14日,据“PR Newswire”报道,云顶新耀肿瘤相关抗原(TAA)癌症疫苗EVM14,在美国开展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如果说化疗和放疗是癌症治疗中的“炸弹轰炸”,那么mRNA癌症疫苗,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内部特种兵训练”。
在新冠疫情中崭露头角的mRNA技术,让全球第一次见识了“指令式医疗”的威力。如今,这项技术正被搬上更艰难的战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