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营养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营养不良及肿瘤恶液质
癌症 2018-01-29
最新研究已经找到了乳腺癌如何传播到肺部的解释,这可能是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由于转移(癌症从一个器官或身体的一部分传播到另
乳腺癌治疗 2018-01-26
在一项对老鼠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提高动物的胆固醇水平促使肠干细胞分裂得更快,
2018-01-26
与其他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乳腺癌相比,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在美国相对罕见。全球每年约有50万个病例,绝大
头颈癌 2018-01-26
身体质量指数(BMI)30kg / m2的女性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体重女性高5%,这可能是由于宫颈癌前期诊断不足所致。与正常体重/偏
宫颈癌 2018-01-26
对于新近诊断的III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增加腹腔高热灌注化疗(HIPEC)可提高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
卵巢癌 2018-01-26
随着新的药物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出现以及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INV)的管理指南的快速发展,选择最佳止吐疗法仍然是化疗治疗的重要目标。对化疗的第一个周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预防CINV至关重要,CINV难以控制,并可能导致随后的治疗周期中出现预期呕吐。优化止吐药的使用需要了解现有和新兴药物,以及这些在CINV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肿瘤化疗 2018-01-26
2018胃肠癌研讨会提出,CheckMate-142研究的数据支持单独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Opdivo)或联合伊匹单抗(ipilimumab,Yervoy)治疗先前治疗的DNA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转移结直肠癌(mCRC)。
骨髓瘤 2018-01-26
【中文名】阿西替尼axitinib【英文名】Inlyta【适应证】INLYTA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用于一种既往全身治疗失败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
肾癌 2018-01-25
阿西替尼(Axitinib)2012年1月27日FDA批准上市,用于其它系统治疗无效的晚期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阿西替尼由Pfizer
1.血压升高(血糖、血脂升高),一般一周后发生,用络活喜+洛汀新降压。 2.手足疼痛。吃到一定时间,就会手和脚痛,关节处
【适应症】 阿昔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用法用量】推
也不知什么原因,主流医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大多只局限使用易瑞沙和特罗凯,即只抑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于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靶向治疗 2018-01-25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其血浆和肿瘤组织中经常可见到血管内皮细胞生
适应证和用途 阿西替尼INLYTA 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用于一种既往全身治疗失败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 阿西替尼剂量和给药方
导语:INLYTA(axitinib)片为治疗一类晚期肾癌患者,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Axitinib是一种新的、主要靶向
2018年1月22日,全球肿瘤医生网作为国内知名的肿瘤诊疗咨询与服务平台,联合北京迦南门诊、日日向上国际株式会社,特别邀请日本
癌症 2018-01-25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上用ER/PR/HER2免疫组化均为阴性来定义。三阴性乳腺癌是最近在乳腺癌研究最最关注的领域,预后与肿瘤大小和淋巴
乳腺癌基因检测 2018-01-25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率约为83%,高于63.3%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因癌症死亡超
FDA表示,虽然宫颈癌每年导致美国约4千名妇女死亡,但大部分宫颈癌是可预防的。而且,如果诊断及时,宫颈癌也是可以治愈的,FDA
宫颈癌 2018-01-25
研究团队针对30例复发风险极高的AML患者,在其缓解后采用“WT1mRNA电穿孔树突状细胞(DC)疫苗”进行治疗。
据驯鹿生物官网报道,2025年7月9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授予我国驯鹿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BCMA 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Fucaso)孤儿药资格(ODD),适用于经至少三线治疗进展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需用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接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肿瘤成功缩小,仅两周便康复出院,出院时状态良好,目前肿瘤仍在持续缩小中。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