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c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新型ALK抑制剂,AF-001JPⅠ/Ⅱ期研究显示客观缓解率达到93.5%,包括2例完全缓解(CR)和41例部分缓解。
肺癌靶向治疗 2017-12-25
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2017亚洲年会上报道:与标准治疗克唑替尼(crizotinib)相比,艾乐替尼(alectinib)600mg每日两次对AL
肺癌基因检测 2017-12-25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突变阳性的比例大约为3%~5%,美国每年新确认ALK+NSCLC患者大约1万例,
FDA批准艾乐替尼胶囊Alecensa(alectinib)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适用于经另一种治疗药物-克唑替尼治疗后恶化
肿瘤靶向治疗 2017-12-25
抗肿瘤药艾乐替尼(alecensa)是一个强效和高度选择性的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IC50 1.9 nM[65,66]。更重要的是,艾乐替尼(Alecti
药品名/商品名:艾乐替尼/ALECENSA适应病症: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药物类型:靶向治疗药物上市地区:美
根据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公布的新计划,基于基因组的个性化医学的新纪元可以在五年内为癌症患者开放。由Sally Davies教授概述的基因
癌症 2017-12-25
癌细胞是一群会快速分裂的细胞,而这些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需要一类特殊的微管蛋白。它们在细胞分裂中,会组成“绳索”,连接上遗传物质,将它们从一个细胞拉拽到两个细胞里。如果这些蛋白组成绳索的环节出现了问题,细胞分裂也就会出问题,这往往会导致细胞死亡。有趣的是,这些蛋白携带有大量电荷。因此,如果我们施加上一定的电场,也许就能扰乱这些蛋白在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中的功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研究人员观察了细胞被强迫进入衰老的信号通路,这一通路与在干细胞中看到的信号相似。为了找出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他们用药物莫西芬抑制细胞周期的方式,制造了淋巴瘤小鼠模型,通过用药管理,使细胞能够按需停止衰老,让研究人员观察肿瘤的发生情况。
Frank正在和大约800名糖尿病患者做类似的研究。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能够通过血液检测识别出那些有胰腺癌高危风险的糖尿病患者,然后将这些人纳入一个筛查项目,比如每年的核磁共振成像。甚至有可能对患有前期糖尿病的人进行筛查,早筛查,早诊断。
胰腺癌治疗 2017-12-25
正常的前列腺和大多数前列腺肿瘤都含有少量的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luminal progenitors,与大多数癌细胞不同,这些细胞通常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就像干细胞,缺乏针对当前癌症治疗靶向基因。
前列腺癌 2017-12-25
NSCLC患者还存在BRAF突变,这是在黑色素瘤中发现了一种突变,达菲替尼dabrafenib (Tafinlar) 和曲美替尼 trametinib (Mekinist)进行联合治疗,2017年6月就已经获得FDA批准,治疗BRAF突变转移的肿瘤。
消化专家介绍,胃癌主要是“吃出来”的,尤其是过分吃辣、过多食盐对胃部伤害很大。
美国所有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平均达到66%,而中国仅为30.9%,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内大部分地区医疗水平落后,诊疗不规范,缺乏先进的诊疗技术......
乳腺癌治疗 2017-12-25
恶性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患病率高达 40%~80%。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及治疗耐受性,降低肿瘤病人的生活质
食道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主要原因。最常见的两种组织是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的肥胖增加有关。胃食管腺癌早期转移,使其成为一种高度致命的癌症,5年生存率为15%至25%。因此,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治疗的重点是缓解和延长生存期。最近,研究发现HER2受体激活在食管和胃等少数腺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肿瘤治疗 2017-12-25
小细胞肺癌得名于它的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卵形的癌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关,常常确诊较晚,无法进行手术,只留下化疗和放疗作为唯一的标准选择。通常免疫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无效,使得临床医生头痛至极。但是,一项国际临床试验CheckMate 032研究,在高肿瘤突变负担(TMB)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测试两种免疫治疗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 2017-12-25
近期,《实验血液学与肿瘤学》发表报告,总结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实体瘤TIL疗法最新动态,包括单药/联合疗法疗效数据、技术创新及多癌种应用探索。
2025年5月30日,《Blood》期刊发布一项基于儿科真实世界CAR-T联盟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真实世界CAR-T疗效合作项目的回顾性数据,旨在评估这两款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年10月14日,据“PR Newswire”报道,云顶新耀肿瘤相关抗原(TAA)癌症疫苗EVM14,在美国开展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如果说化疗和放疗是癌症治疗中的“炸弹轰炸”,那么mRNA癌症疫苗,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内部特种兵训练”。
在新冠疫情中崭露头角的mRNA技术,让全球第一次见识了“指令式医疗”的威力。如今,这项技术正被搬上更艰难的战场——癌症。
根据OncLive报道,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肿瘤学界正密切关注FDA的多项关键监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