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基因即C-erb-2基因,定位于染色 17q12-21.32上,编码相对分子量为185kD 的跨膜样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由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组成。Her-2的胞内区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主要调控细胞增生、转化和凋亡。
乳腺癌基因检测 2018-02-24
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系列缺乏PTEN基因的小鼠。这些小鼠确实倾向于最终发展前列腺肿瘤,但肿瘤不是侵袭性的。研究小组决定在已经缺乏PTEN的小鼠中敲除PML基因,看是否会加速前列腺癌的生长。
前列腺癌 2018-02-24
凯瑞思分子图谱分析不仅可进行基因检测(检测基因数达592个),而且还能进行蛋白检测(CISH、焦磷酸测序),MSI检测等,检测项目更全面,药物选择更精准。
2018-02-24
对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有限,包括局部消融、动脉定向疗法或外照射放疗或化疗,索拉非尼(多吉美)是目前唯一针对一线不能切除的HCC患者批准的系统性治疗方案。2017年,FDA批准regorafenib(Stivarga)和nivolumab(Opdivo)作为先前接受索拉非尼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研究人员认为,PD-L1抑制剂durvalumab(Imfinzi)与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的组合可能是临床最合适的治疗组合。
肝癌免疫治疗 2018-02-24
对于每个患有高危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应该考虑到增加毒性和延长治疗时间的成本与提高生存率的益处。未来的临床试验应该调查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放化疗的局部控制优势,对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化疗可以获得远期控制改善。持续评估毒性,生活质量和成本将是确定最佳辅助治疗的首要条件。
宫颈癌 2018-02-24
谢耀昌医生-临床肿瘤科顾问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英国皇家放射科学医学院院士香港放射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放射
中国肿瘤专家 2018-02-24
免疫疗法试图重置免疫反应以识别这些逃跑的癌细胞。例如,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靶向细胞程序死亡通路,该疗法触发该途径以致癌细胞被杀死。这种疗法在诸多癌症中(例如黑素瘤,肾癌,头颈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有不可思议的潜力。但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包括启动免疫系统攻击健康组织。但有时这种免疫疗法对一些肿瘤不起作用,因为许多肿瘤缺乏免疫疗法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作为敌人所需的特定特征,这些肿瘤称为低免疫原性肿瘤。
癌症 2018-02-24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破坏性的脑肿瘤,尽管近年来在手术,放疗和化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预后差。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
脑瘤 2018-02-24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习惯,看似卫生,实则对身体有害。这些习惯肯定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不信看下面!来源:医学界健康生活01用面
胃肠道不良反应是包括放化疗、靶向等治疗手段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胃肠道不良多表现为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肚子胀痛等。
虽然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乳腺癌一经转移,则会危及生命。三阴性乳腺癌作为乳腺癌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如何控制癌症转移,改善预
乳腺癌治疗 2018-02-24
1、白血病、淋巴瘤治疗又一新突破!根据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发表的最新一项研究结果,PI3K抑制剂umbralisib(TGR-1202)在复发/难
淋巴瘤 2018-02-24
美国时间2月21日在线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公布了传奇抗癌药larotrectinib(LOXO-101)同时进行的三项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癌症 2018-02-23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一种孤立的恶性肿瘤,从上世纪末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肾上腺皮质癌是极度
研究结果发现,20多年来经常夜班工作的男性癌症发生率增加了27%。与每天白天小酣1-30分钟者相比,白天没有睡觉习惯的男性患癌症风险增加了。研究者还发现,每晚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男性癌症风险也增大,但是并没有在女性中发现这一现象。
TTFields(电场治疗)是FDA批准的新型治疗选择,研究显示通过抑制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和复制的过程)减慢并逆转肿瘤生长。2015年
PACT研究是一项双臂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204名乳腺癌患者和33名接受辅助治疗(包括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的18周监督锻炼计划与常规护理。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常规护理或有监督的运动干预,其中包括每周两次6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和力量训练,以及每周3天30分钟的家庭体育活动。
一提到癌症,相信多数人一下子涌现脑海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放疗与化疗,并且众所周知的是化疗有毒。其实随着医学的进步,化疗也
肿瘤化疗 2018-02-23
美国凯瑞思是世界上唯一提供肿瘤分子图谱分析的检测机构,拥有世界最高认证级别的实验室,接受凯瑞思多平台分子检测1180位实体癌症患者经检测结果指导治疗生存期延长422天!
了解胰腺癌的基因突变机制能更好地研发靶向药物,将会掀起胰腺癌治疗的一场波澜。其他癌症已经上市了很多靶向药物,针对不同突变基因类型,靶向用药,副作用减少,疗效提高。因此,建议癌症患者一定要重视靶向治疗的获益空间,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
胰腺癌基因检测 2018-02-23
在新冠疫情中崭露头角的mRNA技术,让全球第一次见识了“指令式医疗”的威力。如今,这项技术正被搬上更艰难的战场——癌症。
根据OncLive报道,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肿瘤学界正密切关注FDA的多项关键监管决策。
在日本,一种融合核物理学与分子医学的精准放射疗法——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正在书写新的可能。
SA102 CAR-T是武汉思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也是全球首个获得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数据的CS1/BCMA双靶CAR-T产品。
XNW28012是一种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可靶向组织因子(TF),用于治疗TF高表达的多种实体瘤。
在此背景下,利用患者自身或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疗法,正成为抗癌治疗的主流方向,代表性技术包括CAR-T、TCR-T、TIL细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