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X3009是安润医药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结构的HER2不可逆抑制剂。
肺癌临床试验 2025-07-17
研究团队针对30例复发风险极高的AML患者,在其缓解后采用“WT1mRNA电穿孔树突状细胞(DC)疫苗”进行治疗。
肿瘤细胞治疗 2025-07-17
据驯鹿生物官网报道,2025年7月9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授予我国驯鹿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BCMA 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Fucaso)孤儿药资格(ODD),适用于经至少三线治疗进展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需用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接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肿瘤成功缩小,仅两周便康复出院,出院时状态良好,目前肿瘤仍在持续缩小中。
一粒药丸穿透血脑屏障,为耐药肺癌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肺癌靶向治疗 2025-07-16
目前已发现NTRK融合存在于超过25类癌症中,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成人和儿童患者都可以使用。
肿瘤靶向治疗 2025-07-16
面对高昂的天价治疗费癌友们望而却步,随着细胞疗法研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家用技术革新将天价细胞疗法拉下神坛,让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肿瘤细胞治疗 2025-07-16
一款专门治疗EGFR ex20in突变型患者的人源化EGFR单克隆抗体创新药物,属于进行了相关结构优化的第二代抗体药物,对糖基化末端进行了相关修饰,相比目前已获批的西妥昔单抗等,药物亲和力提高了近6倍,抗肿瘤活性明显提升。
肺癌临床试验 2025-07-16
美国FDA受理了针对铂耐药性卵巢癌药物——relacorilant的新药申请(NDA),该药此前已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卵巢癌 2025-07-16
应用多功能 WT1-DC 疫苗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胰腺导管腺癌(UR-PDAC)的 Ⅰ 期临床试验,公布了令人振奋的初步数据 —— 所有入组患者中位OS超3年、PFS超2年!WT1-DTH 长期阳性患者生存期更是达4.5 年!
胰腺癌细胞治疗 2025-07-16
2025年已悄然过半,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获批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2款抗肿瘤药物通过NMPA批准上市。
肿瘤治疗 2025-07-16
CAR启新生,2025年7月17日,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宋强教授,护士长--李雪萍教授,为病友们深度解读创新CAR-T疗法的原理及优势以及治疗后症状护理及不良反应处理。
白血病 2025-07-16
上海九院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口腔癌受试者的TILs细胞治疗的回输,这是一例口底癌伴下颌骨侵袭及颈部多发淋巴转移患者,采用GT201注射液联合PD-1抑制剂输注后,9周后,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CR)。
头颈癌细胞治疗 2025-07-15
mRNA是一种天然分子,能向人体细胞发出指令,然后制造靶蛋白或抗原,从而激发出人体的免疫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 2025-07-15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应用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黑色素瘤临床研究(NCT04951583)”的重磅数据!
肿瘤营养 2025-07-15
《临床癌症研究》报道的临床试验(NCT00910650)便聚焦这一方向,在HLA-A2.1阳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探索了MART-1TCR转基因淋巴细胞过继转移联合MAR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治疗潜力。
肿瘤细胞治疗 2025-07-15
近日,一款靶向 IL-13Rα2 的 CAR-T 疗法 ——MB-101,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复发性弥漫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
近年来,癌症疫苗凭借其独特的抗癌机制,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肿瘤免疫治疗 2025-07-14
CAR启新生,2025年7月15日,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主任--李玉华教授,主任医师--涂三芳教授,主治医师--周璇教授,岳春燕教授为病友们深度解读创新CAR-T疗法的原理及优势。
白血病 2025-07-14
DZD6008作为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对各类EGFR单突变(L858R/19外显子缺失)、双重耐药突变(T790M联合L858R/19外显子缺失)以及三重突变(C797X、T790M联合L858R/19外显子缺失)均表现出同等抑制效力。
肿瘤临床试验 2025-07-14
在新冠疫情中崭露头角的mRNA技术,让全球第一次见识了“指令式医疗”的威力。如今,这项技术正被搬上更艰难的战场——癌症。
根据OncLive报道,随着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肿瘤学界正密切关注FDA的多项关键监管决策。
在日本,一种融合核物理学与分子医学的精准放射疗法——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正在书写新的可能。
SA102 CAR-T是武汉思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也是全球首个获得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数据的CS1/BCMA双靶CAR-T产品。
XNW28012是一种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可靶向组织因子(TF),用于治疗TF高表达的多种实体瘤。
在此背景下,利用患者自身或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疗法,正成为抗癌治疗的主流方向,代表性技术包括CAR-T、TCR-T、TIL细胞疗法。